留烟渲翠,借雾迷香,春意无限。
薄霭冥蒙,吹上苔衣微泫。
鹊脑慵添炉篆细,龙唇罢抚琴丝缓。
傍雕阑,问小桃无语,似含娇怨。
听屋角、午鸠频唤。
惆怅芳时,晴景难见。
窣地帘波,斜倚枕函人倦。
好梦竟随兰信杳,幽情不逐花风展。
望吴关,谩凝眸,绿芜天远。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词。上片写春天的景象,下片写词人的心情。
“倦寻芳”是词牌名。本词以“春阴”二字开篇,为全篇定下了基调——低沉、哀婉。
“留烟渲翠,借雾迷香,春意无限。”“留烟渲翠”三句写暮春景色,渲染了春日黄昏的气氛。
上阕末句以问句收尾,引出下阕。
“鹊脑慵添炉篆细,龙唇罢抚琴丝缓。”写室内闲情。
“傍雕阑,问小桃无语,似含娇怨。”“傍”字和“无语”两处都是点题之笔。“小桃”,即杏花,也即桃花,因古人称桃为“杏”。
“好梦竟随兰信杳”一句写出了词人的失望和无奈。
下片写词人对春景的感慨:好梦竟然随着兰信杳无踪影,幽深之情也难以随花风舒展。
“望吴关,谩凝眸”两句写出了词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
“绿芜天远”一句写词人对春天消逝的惋惜。
【答案】
①“春阴”:指春天天气阴暗。②“留烟氤(xn)翠”:烟雾弥漫着一片苍翠。③“借雾迷香”:借雾气迷蒙而散发出芳香。④“春意无限”:春天的气息无穷无尽。⑤“薄霭冥蒙”:淡淡的雾霭朦胧而迷茫。⑥“吹上苔衣微泫”:微风吹动苔藓衣袂微微颤动。⑦“鹊脑慵添炉篆细”:用火熏香时懒得添加细长的香煤,使香气更细腻。⑧“龙唇罢抚琴丝缓”:弹琴手指无力,弹拨琴弦迟缓。⑨“傍雕阑”:靠近栏杆。⑩“问小桃无语”:向正在枝头默默无言的杏花(或桃花)询问。⑪“似含娇怨”:好像在埋怨。⑫“听屋角午鸠频唤”:听那墙角的斑鸠不停地鸣叫。⑬“惆怅芳时,晴景难见”:感叹美好时光,晴朗的日子难得一见。⑭“窣地帘波,斜倚枕函人倦”:窗帘被风吹拂得紧贴地面,斜靠在枕头上的人也感到疲倦。⑮“好梦竟随兰信杳”:美好的梦境竟然随着兰花的书信而消失。⑯“幽情不逐花风展”:内心的幽情无法随着花香飘散而展开。⑰“望吴关,谩凝眸”:望着江南的吴越一带,徒然凝视。⑱“绿芜天远”:眼前一片绿色野草延伸得很远很远。⑲“望吴关”:盼望着吴越一带。⑳“谩凝眸”:徒然凝视。㉑“漫”:空泛,白白地。㉒“望”:盼望。㉓“绿芜”:绿色的荒草。㉔“天远”:天空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