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散打虾蟆鼓,声声恰环邻屋。
逗破黄昏,敲残白晓,不管离人眠熟。
跳珠撒菽。
似玉虎牵丝,桐鱼呼粥。
记否当场,筝琶滚遍六州曲。
严城曾伴刁斗,正边烽夜警,急响相续。
旧事心惊,长途耳倦,孤枕那禁枨触。
更阑转促。
又搀入寒鸡,数声咿喔。
催堕镫花,背人红簌簌。
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柝声是谁散打虾蟆鼓,声声恰环邻屋。
逗破黄昏,敲残白晓,不管离人眠熟。
跳珠撒菽。
似玉虎牵丝,桐鱼呼粥。
记否当场,筝琶滚遍六州曲。
严城曾伴刁斗,正边烽夜警,急响相续。
旧事心惊,长途耳倦,孤枕那禁枨触。
更阑转促。
又搀入寒鸡,数声咿喔。
催堕镫花,背人红簌簌。
诗句翻译
- 是谁散打虾蟆鼓,声声恰环邻屋?
- 谁在敲响虾蟆鼓,声音环绕着邻居的屋子?
- 逗破黄昏,敲残白晓,不管离人眠熟。
- 把黄昏和清晨都打破了(鼓声),不理会离人的睡眠(被打断)。
- 跳珠撒菽。
- 像撒豆子一样跳动。
- 似玉虎牵丝,桐鱼呼粥。
- 好像玉色的小马拉着丝弦,像桐鱼叫唤吃粥。
- 记否当场,筝琶滚遍六州曲。
- 记得当时,筝琶(古乐器)滚动了整个九州。
- 严城曾伴刁斗,正边烽夜警,急响相续。
- 守卫城池时,曾伴随着军用的铜锅,边疆上的烽烟夜里警报不断。
- 旧事心惊,长途耳倦,孤枕那禁枨触。
- 过去的事让人心惊胆战,漫长的旅途使人耳朵疲劳,孤独地躺在枕头上无法入睡。
- 更阑转促。
- 时间已经晚了,更加紧迫。
- 又搀入寒鸡,数声咿喔。
- 又听到几声寒冷的鸡鸣。
- 催堕镫花,背人红簌簌。
- 催落了车轮上的花,背对人时脸颊发红。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代表作之一。词中通过描述夜晚的鼓声,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词语言简练,情感饱满,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译文
是谁在敲响虾蟆鼓,声音环绕着邻居的屋子?
这声音打破了黄昏和清晨的宁静,不顾人们是否已熟睡。
就像撒豆子一样跳动。
好像玉色的小马拉着丝弦,像桐鱼叫唤吃粥。
记得当时,筝琶(古乐器)滚动了整个九州。
守卫城池时,曾伴随着军用的铜锅,边疆上的烽烟夜里警报不断。
过去的事让人心惊胆战,漫长的旅途使人耳朵疲劳,孤独地躺在枕头上无法入睡。
时间已经晚了,更加紧迫。
又听到几声寒冷的鸡鸣。
催落了车轮上的花,背对人时脸颊发红。
赏析
此词通过描绘夜晚的鼓声来反映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开头两句“是谁散打虾蟆鼓,声声恰环邻屋?”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词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接下来,通过对黄昏和清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琐事的厌倦。
词中的“跳珠撒菽”和“似玉虎牵丝”等意象生动形象,既描绘了鼓声的震撼力,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感受。特别是最后几句“催堕镫花,背人红簌簌”,更是通过描绘词人独自面对寒冷的鸡鸣和落花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