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送半城绿,恰是两溪风。
茫茫银涛雪浪,天水有无中。
每到簟纹平处,不觉水香肥极,一色玉玲珑。
最恼闲鸥鹭,偏解占空蒙。
驾一苇,凌万顷,浩无穷。
今宵圆月定好,寄语织绡宫。
脱帽五湖风景,卷幔半生心事,杳霭纵吟篷。
一笛中流发,乃是绿蓑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谁送半城绿,恰是两溪风。
谁在送我绿色的城市呢?那是两股清新的溪流之风!
茫茫银涛雪浪,天水有无中。
无边无际的银色波涛和雪白的波浪,就像天与水的交界处一般。
每到簟纹平处,不觉水香肥极,一色玉玲珑。
每当船儿平稳地划行在水面上时,我闻到了水里散发出的浓郁香气,那清澈如玉的水面宛如晶莹剔透的玉石。
最恼闲鸥鹭,偏解占空蒙。
最让我烦恼的是那些悠闲的鸥鸟和鹭鸶,它们总是喜欢在朦胧的云雾中盘旋飞翔。
驾一苇,凌万顷,浩无穷。
驾驶着一根芦苇,穿越无边无际的水域,感受着那浩渺无尽的空间。
今宵圆月定好,寄语织绡宫。
今晚的月亮一定很圆,我将在织绡宫中向它诉说我的思念之情。
脱帽五湖风景,卷幔半生心事,杳霭纵吟篷。
摘下帽子,欣赏五湖的风景;卷起帘子,沉浸在半生的思绪之中;任由思绪在吟诵中飘荡。
一笛中流发,乃是绿蓑翁。
吹着笛子,在江水中发出悠扬的旋律;那正是那位绿蓑(绿色蓑衣)的老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舟游览江南美景的情景。首联“谁送半城绿,恰是两溪风”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自己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仿佛有谁在送绿送风一样。颔联“茫茫银涛雪浪,天水有无中”,通过比喻,将银涛雪浪形容为天水交融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颈联“每到簟纹平处,不觉水香肥极”,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平稳划行时的宁静与舒适,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心情。尾联“一笛中流发,乃是绿蓑翁”点出了自己的游历对象——一位穿着绿蓑的渔翁,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闲适与自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