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四壁。
看水云砌就,琉璃宫阙。
有个玉人,颜色与花略无别。
吹皱平池万渌,教先向、春波偷立。
笑隔浦,卅六鸳鸯,痴妒定愁绝。
乡国。
去未决。
且小住横塘,并蒂双折。
鹭鸥伴侣,半面频窥也应得。
何似南园老去,认照影、惊鸿都隔。
待乐府、题补了,听伊擪笛。

【注释】红情:红梅。兰雪:荷花。莲花博士图:荷花画。渌春女史:指唐代诗人张九龄之妻郑氏,字渌春。

为:被。水云砌就:水云缭绕的庭院。琉璃宫阙:形容宫殿的华丽。有个玉人:有位美女。颜色与花略无别:与梅花的颜色相同。吹皱平池万渌,教先向、春波偷立:春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她便悄悄站在岸边,似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笑隔浦:笑着向对岸望去。卅六鸳鸯,痴妒定愁绝:看着那对鸳鸯,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嫉妒,但最终只是一笑置之。乡国:家乡。去未决:还未决定是否要回乡。且小住横塘:暂且在这里小住。并蒂双折:两朵并蒂莲同时盛开。鹭鸥伴侣:鹭鸶和鸥鸟成为她的伴侣。半面频窥也应得:偶尔从旁边窥视也无妨。何似南园老去,认照影、惊鸿都隔:不如在南园老去,看那映着影子的雁阵飞过,惊鸿一瞥,都相隔遥远。待乐府、题补了,听伊擪笛:等到乐府的歌辞写完了,再听那悠扬的笛声。

【赏析】此词写一对情人别离的情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意境幽深婉转,含蓄蕴藉。

“红情 兰雪莲花博士图为渌春女史作”,这是一幅荷花画。画面上,红色的桃花与洁白的荷花交相辉映,犹如一位美人的倩影。这位女子名叫渌春女史,是张九龄的妻子。

“花为四壁。”,以花为墙壁,意味着作者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这幅画上了。他想象自己身处画中,与画中的美景相互交融,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境地里。

“看水云砌就,琉璃宫阙。有个玉人,颜色与花略无别。”,作者又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境界的美好。这里所说的水云砌就,是指水波荡漾的庭院。琉璃宫阙则暗示了这个庭院的豪华富丽。作者想象有一个美若玉人的美女,她的皮肤与梅花的颜色相同,宛如一朵盛开的荷花。她静静地站在岸边,似乎在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境地。

“吹皱平池万渌,教先向、春波偷立。”,春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她便悄悄站在岸边,似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一句描写了女子的动作和神态,生动传神,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她的身影。

“笑隔浦,卅六鸳鸯,痴妒定愁绝。”,她笑着望着对岸,那里有一对鸳鸯。看着那对鸳鸯,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嫉妒,但最终只是一笑置之。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她既羡慕这对鸳鸯的幸福,又无法抵挡自己的感情。这种矛盾和无奈使得她的心情变得复杂而痛苦。

“乡国。去未决”。这句词的意思是说,她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回到家乡。这里的“乡国”可以理解为家乡或者故土。她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回去,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犹豫不决。这句词表达了她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且小住横塘,并蒂双折。”,暂且在这里小住吧。这里有两只并蒂莲同时盛开的场景。这两句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它表达了女子想要暂时停留下来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鹭鸥伴侣,半面频窥也应得。”,鹭鸶和鸥鸟成为她的伴侣。偶尔从旁边窥视也无妨。这两句词描绘了女子身边的环境以及她与这些生物的和谐相处。它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平静和自在,同时也展示了她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何似南园老去,认照影、惊鸿都隔。”,不如在南山上老去,看那映着影子的雁阵飞过,惊鸿一瞥,都相隔遥远。这里的“南园”指的是南山上的一个地方。这两句词表达了女子对于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它表达了女子对于过去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她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待乐府、题补了,听伊擪笛。”,等到乐府的歌辞写完了,再听那悠扬的笛声。这里的“伊擪笛”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即笛子。这两句词传达了一种期待和盼望的情感,表达了女子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词通过描写主人公与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痛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