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桃叶,向渡头曾见。
问姓分明掌中燕。
把旧时衣袂,与说相思,东风里,可记泪痕曾染。
厌厌三爵后,素女琴心,忽发狂言有谁管。
教写折枝梅,翠羽啾啁,定窥见、玉人清怨。
肯等到、阑干月明时,便几个黄昏,也都情愿。

【注释】

桃叶:即《桃叶歌》,南朝乐府民歌。渡头,渡口。掌中燕:比喻燕子在人手中飞来飞去,好像在眼前一样。旧时衣袂(mèi):指过去的衣服。说相思:指诉说相思之情。东风里:指春风之中。厌厌:醉貌。三爵(jué):指酒的量。素女琴心:指女子弹琴的心意。狂言:无理的话。有谁管:指无人理会。写折枝梅,翠羽啾啁(jiū zhōu):指用笔蘸着墨汁在纸上画梅花。定窥见、玉人清怨:指看到梅花的人,必定是含情脉脉的女子。肯等到、阑干月明时:指愿意等待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阑干:栏杆。

【赏析】

这首词以《桃叶歌》为题,抒写了作者与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上片写当年在渡口见到的情人,下片则写对情人的思念及自己的心情。全词以“春光”为线索,将时间、空间紧密相连,把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出一种凄迷惆怅的意境。

起拍两句:“当年桃叶,向渡头曾见。”点出题意,回忆当年与情人相会的情景。“桃叶”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此词借指所恋之人。“向渡头曾见”,说明是在渡口相遇。“问姓分明掌中燕”,是诗人对所恋之人的印象:她像燕子一般轻快,而且名字清楚,如同在手心里一样容易辨认。

以下两句:“把旧时衣袂,与说相思,东风里可记泪痕曾染。”是说两人在一起时,经常互诉衷肠,在东风中倾诉相思之苦。“东风里可记泪痕曾染”,是说两人在春风中相互倾诉,不知不觉间留下了相思的痕迹,而如今却再也找不到了。这两句写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暗示出诗人此时心中的痛苦。

“厌厌三爵后,素女琴心”,意思是说酒喝得有点多了,于是便弹奏起琴声来。“素女琴心”是出自古代传说,相传天上有个仙女叫素女,因为喜欢音乐,所以常常在月下弹琴。这里用来比喻女子弹琴时的心意。“忽发狂言有谁管”,是说琴声突然大作,声音也变得狂野起来,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心事,可是又有谁来理会呢?这两句写出了男子的狂放不羁,以及他心中的孤独和无助。

“教写折枝梅,翠羽啾啁”,意思是说男子教女子写一枝梅花,并告诉她这是用翠羽鸟鸣叫声写成的。这两句是对女子的一种诱惑,也是对男子的一种挑战。

“肯等到、阑干月明时,便几个黄昏”,是说女子不肯等下去,一定要等到月亮明亮的时候才肯回来。这两句写出了女子的倔强和决绝,同时也暗示出男子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最后一句“也都情愿”,是说无论女子是否能够回来都无所谓,只要能够在一起就好了。这一句是对整个故事的总结,也表达了两人之间的默契和共识。

整首词以《桃叶歌》为题,抒写了诗人与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上片回忆当年在渡口相遇的情景,下片则写对情人的思念及自己的心情。全词以“春光”为线索,将时间、空间紧密相连,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出一种凄迷惆怅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