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一片新荷,团圞照见鸳鸯睡。
秦时明月,汉宫春色,唐家遗事。
影里鸾孤,盘时龙寡,物犹如此。
笑何妨注就,虫虫燕燕,添四角,中央字。
长定循环纤指。
晕红潮、背人偷视。
宿妆慵整,长眉未画,恹恹情思。
三阁绮罗,六朝金粉,而今何似。
看土花浅碧,斓斑多分,是铜仙泪。

水龙吟,是词牌名,此为双调小令。

厌胜镜,即厌胜镜,一种古镜,传说可避灾辟邪。径二寸有奇,即镜子直径约2.5厘米。背列秘戏者四女装,绝似武梁祠像,六朝物也,即背面刻有四件古代女子服饰,很像武梁祠中画像,是六朝时期的遗物。

分明一片新荷,团圞照见鸳鸯睡,即清晰看到荷叶和荷花,以及鸳鸯在荷叶上睡觉。秦时明月,汉宫春色,唐家遗事,即秦、汉的月亮,汉宫的春色,唐家的旧事。影里鸾孤,盘时龙寡,物犹如此,即镜子中的凤凰独自孤单,龙形盘踞而显得孤独,就像物品仍然这样。笑何妨注就,虫虫燕燕,添四角,中央字。长定循环纤指,晕红潮、背人偷视。宿妆慵整,长眉未画,恹恹情思。三阁绮罗,六朝金粉,而今何似,即微笑不碍,虫子燕子,在镜子中出现,就像添了四角,中间写着一个“大”字。长定循环纤指,晕红潮、背人偷视。宿妆慵整,长眉未画,恹恹情思。三阁绮罗,六朝金粉,而今何似?看土花浅碧,斓斑多分,是铜仙泪。

赏析:

这首词以《水龙吟》为题,咏物词的写法。词人通过对一枚古镜的描述,来反映历史变迁、社会兴衰的沧桑变化。

词的首句点出所咏之物——古镜,接着写镜背的图案。“厌胜镜”、“秘戏者四女装”,说明这是一面可以驱邪避凶的古镜。这面镜子不仅有着神奇的作用,而且造型独特,背面刻有四幅古代女子服饰图。作者用“绝似武梁祠像”来形容其与汉代画像石的相似之处,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珍贵和神秘。

词人描绘了镜中的景象:“分明一片新荷,团圞照见鸳鸯睡。”通过描写镜中映现出的荷花和鸳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这种景象不仅美丽动人,而且寓意着夫妻恩爱、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景。同时,“秦时明月,汉宫春色,唐家遗事”等句子也反映了词人的博学多才以及对历史的深厚兴趣。

词人接着又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镜中的画面。“影里鸾孤,盘时龙寡,物犹如此”,这里指的是镜中虽然有鸾鸟和龙的形象出现,但它们都显得孤单无助。这种描写既体现了镜中画面的真实感,又暗含了词人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同时,“笑何妨注就”等句子也暗示了词人对于世事的豁达态度和超脱精神。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镜中世界的意义。“长定循环纤指”一句意味着镜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循环变化,而“晕红潮、背人偷视”则描绘了镜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这里的描写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情趣,展现了镜中世界的独特魅力。同时,“宿妆慵整”等句子也暗示了词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几句则是对整篇词作的总结。“三阁绮罗,六朝金粉,而今何似?”这句问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的世道为何变得如此不堪?”接着又回答这个问题:“看土花浅碧,斓斑多分,是铜仙泪。”这里的“土花”可能是指泥土上的花或者比喻为民间百姓生活之艰辛;“斓斑多分”则是指世道的复杂多变;而“铜仙泪”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代表着人间的悲伤和哀愁。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词人对于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