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匆匆、骊歌催发,江天云物凄紧。
西湖鸦舅初黄候,做出别离风景。
江上艇。
早载著、晓风残月和愁等。
哀鸿成阵。
向越角吴根,燕南赵北,相对一绳整。
长安道,十丈红尘埋轸。
五侯八贵朝请。
书生马狗衣鹑结,料尔为郎无分。
堪一哂。
道我已无家,随处飘零肯。
酒徒归尽。
问垆畔燕姬,车前驺卒,何处醉眠稳。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名为《摸鱼儿·送渌卿入都》。全诗共四十六字,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下阕描绘长安道上的艰辛生活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句释义:

  1. 甚匆匆、骊歌催发,江天云物凄紧。
  • 注释:非常匆忙,像骊山的歌声一样急促,江天云景显得凄清而紧迫。
  • 赏析:开篇即以急促的骊山歌声起头,暗示离别之迅速。”江天云物”描绘了一幅凄切的江南水乡景象,与”骊歌”相映成趣。
  1. 西湖鸦舅初黄候,做出别离风景。
  • 注释:西湖边的乌鸦开始变黄,这是秋天的景象,也是离别的象征。
  • 赏析:通过”鸦舅初黄”这一自然现象,引出离别的主题,同时用西湖秋色作为背景,渲染离别的氛围。
  1. 江上艇,早载著、晓风残月和愁等。
  • 注释:在江上的小船上,带着清晨的微风和残月,带着忧愁等待。
  • 赏析:通过”早载著”这个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期待和不舍。”晓风残月”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让人联想到离别时的孤独与寂寞。
  1. 哀鸿成阵。
  • 注释:哀伤的大雁聚集成队。
  • 赏析:这里用大雁比喻离人们,哀鸿成阵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悲伤情绪。
  1. 向越角吴根,燕南赵北,相对一绳整。
  • 注释:从越到角,从吴到根,南北相隔,但相对整齐划一。
  • 赏析:通过”向越角吴根,燕南赵北”来表现距离遥远却心志相连的情景。这里的”一绳整”暗指人们虽然身处不同地域,但都怀揣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1. 长安道,十丈红尘埋轸。
  • 注释:长安路上,尘土飞扬,车马如流,遮蔽了车轮的痕迹。
  • 赏析:通过描述长安道上的繁华景象和车马如流的繁忙氛围,反衬出离别时的凄凉。
  1. 五侯八贵朝请。
  • 注释:朝廷中有许多权贵,他们纷纷前来拜访。
  • 赏析: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可能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和应酬场合。
  1. 书生马狗衣鹑结,料尔为郎无分。
  • 注释:你(指渌卿)作为书生,却只能穿着马夫的衣服,如同狗般劳碌,连做官的机会都没有。
  • 赏析: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对渌卿命运的担忧和对其前途的不看好。
  1. 堪一哂。道我已无家,随处飘零肯。
  • 注释:我(指柳永)已经失去了家,漂泊不定,愿意随处安身。
  •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柳永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渌卿的关心和牵挂。

赏析: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凄凉与无奈。开篇即以”骊歌”起头,营造出离别的气氛;接着通过”江天云物”、”西湖鸦舅”等自然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离别场景。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越角吴根”、”燕南赵北”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理意味。同时,作者也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渌卿命运的关切和同情。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