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无为无不为,偶春傀儡逐群儿。
千年野史同春梦,百变妖精亦太奇。
花虎豹,美狐狸。
战争揖让不成仪。
喧阗下里巴人曲,耽合闲眼一顷时。

【注释】

日日:每天。无为:不做。无不为:不拘泥于一种方式,随心所欲。偶春傀儡:像木偶戏中的角色一样,被人们随意操纵。逐群儿:随从一群孩子。野史:民间传说。同春梦:像春天的梦一样短暂。百变妖精:千变万化、变化无穷的妖精。亦太奇:也真是太神奇了。花虎豹:美丽的老虎和豹子。美狐狸:漂亮的狐狸。战争揖让: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上的礼让。成仪:形成规矩。喧阗(tián)下里巴人曲:形容民间音乐的热闹场面。耽合闲眼一顷时:沉迷其中,度过一段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野史”喻指民间流传的庸俗之作,以“春梦”喻指这些作品的虚幻、浅薄。作者在诗中对这种庸俗作品表示轻蔑,并批评其毫无价值。全诗通过讽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庸俗作品的不满和批判。

首句“日日无为无不为”,意为每一天都无所事事,却又无所不为。诗人用此来形容那些没有目标、漫无目的的生活状态。第二句“偶春傀儡逐群儿”,则是指像木偶戏中的角色一样,被人们随意操纵,没有自由和自主性。诗人借此来讽刺那些没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诗人以“千年野史同春梦,百变妖精亦太奇”来进一步揭示那些庸俗作品的特点。他认为,这些作品就像春天的梦一样短暂,充满了变化与神奇。然而,这些作品往往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这类作品的不满和批判。

诗人又用“花虎豹,美狐狸”来形容那些表面看似美丽、诱人的作品,但实际上却空洞而无实质。他借此来警告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华丽外表所迷惑。

“战争揖让不成仪”一句则是借用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礼仪的典故,比喻那些庸俗作品虽然表面上看似复杂多变、充满变化,但实际上却是毫无规则可循的。诗人借此来讽刺那些庸俗作品的混乱无序。

最后两句“喧阗下里巴人曲,耽合闲眼一顷时”,则是指那些庸俗作品在民间音乐的热闹场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使得人们在其中沉迷不已,度过了一段时间。诗人借此来表达他对这种庸俗文化的厌恶和反感。

这首诗通过对庸俗作品的讽刺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