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参差残照满,春深掩袖重过。
古碑无字野苔和。
翠华虚想像,陈迹暗消磨。
知有宓妃无限恨,只余一赋情多。
梵声曾否出烟萝。
鱼山青未了,驻马旧东阿。

注释:

雉堞参差残照满,春深掩袖重过。野草丛生,残阳如血,诗人在暮春时节,重游故地,感慨万千。

古碑无字野苔和。翠华虚想像,陈迹暗消磨。古碑上没有文字,只有野草和苔藓。诗人想象着当年的繁华,却发现一切都被时间的长河所侵蚀。

知有宓妃无限恨,只余一赋情多。知道有美丽的女子对丈夫的无尽思念,只剩下一首充满深情的诗篇。

梵声曾否出烟萝。鱼山青未了,驻马旧东阿。曾经的梵音是否从烟笼之中传出?那青色的鱼山还未消散,我曾在此地驻足,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沉痛的心情缅怀了汉武帝时期贤良宫女王昭君,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雉堞参差残照满”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诗人重游故地时,看到的是一片残阳如血的景象。这里的“雉堞”,指的是古代城墙上的矮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建筑风貌。而“参差”则形容这些矮墙参差不齐,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第二句“古碑无字野苔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古碑上没有文字,只有野草和苔藓,这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历史遗迹。而“无字”则表示这些遗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了岁月的痕迹。

第三句“翠华虚想像,陈迹暗消磨”,诗人开始进入对往事的回忆。他想象着昔日的皇宫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已经被时间所消磨,变得面目全非。而“虚想”、“暗消磨”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陈迹的无奈和惋惜。

第四句“知有宓妃无限恨,只余一赋情多”,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感伤。他知道有位美丽的女子因为爱情而遭受无尽的痛苦,但她的思念之情却无法得到回应。这里的“宓妃”指的是王昭君,她因被迫嫁给匈奴单于而饱受思念之苦。而“只余一赋情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女子无尽思念的同情。

最后两句“梵声曾否出烟萝”和“鱼山青未了,驻马旧东阿”,诗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看到了熟悉的风景。这里的“梵声”可能是指寺庙里的钟声,而“烟萝”则形容寺庙周围的景色。而“鱼山青未了,驻马旧东阿”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曾经在这里驻足,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但现在他却感到时光荏苒,一切都已不再。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故乡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