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小孤山
介绍
。
《小孤山》是明代作家张居正的散文,收录于其著作《文集》中。文章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家乡小孤山的喜爱之情,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依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展现小孤山的独特魅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张居正通过对小孤山景色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现了他对于家乡的一份深情厚意,并且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一种热爱与追求。整篇文章充满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词,是一篇富有诗意的作品。 《小孤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作者心中那份独特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请注意:由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可能因人而异,所以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角度。但是总体来说,《小孤山》
相关推荐
【解析】 “寒鸦接饭雁横天”,注释:“接饭”指候鸟,因秋深南归,故以“接饭”比喻。“横天”,横在天空。 【参考译文】 小孤山的古庙座落在枫树林边,一群群寒鸦在江边等候过路的人喂食。远处的大孤山和近处的小孤山都出没了,月光照在洞庭湖上,一只只渔船归来,船夫们载着客人回到了家中。 赏析: 此诗为登临题咏。诗人登上大孤山和小孤山,远眺洞庭湖的景色和感受。首联写景,二、三两联抒情,末联写景兼点题目。
【注释】 小孤山:在长江入海口处,因形似孤独的山峰而得名。 字:这里指“孤”字。 塑:塑像。 女郎形:塑像中的人物像女子一样站立在那里。 过客:经过此地的行人。 误:错误、误会。 乞灵:祈求神灵保佑,指迷信。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对小孤山的描写和赞美。前两句写小孤山,后两句写人们对它的信仰和祈求。 诗的第一句“山称孤独字”,用一“孤”字来形容小孤山,突出了小孤山的特点,即高耸孤立
小孤山 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 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 注释: - 一峰枝水孤剑立:形容山峰挺拔如剑直插水中,形象生动。 - 古庙开帘双脸红:描述古庙的窗户打开,里面的人(可能是庙里的僧人或道士)面带红润,显得生气勃勃。 - 水边古木老龙蛰:指江边的古树如同沉睡的老龙
【注释】 小孤山: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西南长江中,为鄱阳湖南矶。天围秋涨阔:指秋天的湖水上涨,把小孤山四面都围住了。山背夕阳孤:山的背面,只有一峰突出,像夕阳一样孤独。岸树晴犹湿:岸边的树木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还沾着雨露。汀烟近却无:江中的雾气越来越近,但却没有。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的是小孤山在秋日里的景象。诗人抓住了“秋”和“夕阳”这两个最能引起人想象的景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长江万里来:指长江从西向东奔流而来,一泻千里。砥中流峙:在江水中砥柱如砥,是长江的分水岭。巨浸:大水,指长江。根深:根基深厚。孤峰插汉起:孤山耸立于水面之上。倒回三峡流:形容长江水流湍急曲折。独据九江水:意思是说长江的水系,由江西流入湖北,又东去浙江,再折向江苏,最后入海,而在这之中,小孤山是一个重要的关卡。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小孤山是长江进入海洋的地方,它位于长江入海口的要隘上
小孤山 小孤山隶属舒州,谁将峭崖削成? 一尖耸入浩渺中,藤萝点缀如璎珞。 绿筱包裹山之胁,白浪翻涌山脚处。 山的向背千万种,大自然的斧凿不可见。 危亭嵌空建造,四周烟雾弥漫。 几点水花浮现,鸥鸟自由自在地游弋。 庙额上刻着“惠济”二字,轩窗映照着红色。 夫人形象庄重严正,香灯闪烁在疏薄的箔片上。 风露洒满幽静的小门,震动了高阁中的石柱。 这里的奇景令人震惊,无人能敌这里的独特之处。
《小孤山》 大姑老已丑,小姑少而秀。婷婷独立水精宫,罗袜生尘飘翠袖。 彭郎坦腹方醉眠,小姑起舞春风前。古来同室无双美,天壤乃有彭郎子。 注释: - 大姑:即大姑妈。 - 老已丑:年纪大了,容颜衰老。 - 小姑:年轻貌美的女子。 - 婷婷:姿态优美的样子。 - 独立:独自站立。 - 水精宫:宫殿名,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 罗袜:用丝织成的美丽袜子。 - 翠袖:指女子的衣袖。 - 彭郎:即彭祖
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长江中,是一座孤立在江心的小岛。山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宇,名为“天心阁”。这里风景秀丽,是游客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一柱巍然秀不顽,近邻彭泽达沙湾。 这里的“一柱”,指的是天心阁下的石柱。它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仿佛一根挺拔的柱子直插云霄。这根石柱虽然孤独地矗立在那里,但它却显得十分秀美而不顽固。它与周围的风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小孤山,是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一座名胜古迹。它因形状独特而闻名遐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长在湖之头。” —— 大孤山的石头坚固且长,始终屹立于鄱阳湖的湖头。 2. “小孤之石锐以高,削立江崖当洪涛。” —— 小孤山的石头尖锐且高耸,矗立在长江的崖壁上面对汹涌的浪涛。 3.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崔嵬屹天柱。” —— 滚滚长江向东流去
小孤山 万山逶迤起彭泽,齐驱拥立江东隅。 水西平地旷千里,惟此一峰高且孤。 气严势峭郁独立,意不与彼为朋徒。 夹水对峙寡当众,众色愧惨惊顽粗。 天公结融若有意,以此壮我淮甸无。 青天长剑倚千丈,碧玉大笋巍一株。 古今画工昩好恶,峨眉雁荡争为图。 方言讹传楚俗鬼,立庙更以孤为姑。 我行不暇谕父老,正是北风吹舳舻。 注释: 1. 万山逶迤起彭泽:万山绵延不绝,从彭泽开始,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2
小孤山 擎天有八柱,一柱此焉存。 石耸千寻势,波留四面痕。 江湖中作镇,风浪里盘根。 平地安然者,饶他五岳尊。 注释:小孤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境内的长江中小岛,是庐山的一部分。擎天:指高耸入云,如同支撑天地。“八柱”:比喻小孤山上的岩石。一柱此焉存:指小孤山独立于水中的景象。石耸千寻势:形容小孤山上的石头很高。千寻是古代计量长度的一种方法,一寻相当于一丈。波留四面痕
小孤山 惊波触南崖,反怒射北壁。 苍山相与排,所谓小孤石。 蟠根万仞渊,耸角百丈碧。 祠堂豁精严,行旅进粉泽。 或云妇女神,肸蚃颇有迹。 吾知定名意,似欲旌介特。 流俗失其真,传闻莫开释。 居人私其利,祸福妄损益。 竞为媢妒说,以诬聪明德。 先王秩山川,礼典有庙食。 奈何媚于灶,屈己忘正直。 吾欲为小孤,作书解行客。 复恐不见从,嗟哉世多惑。 【注释】 惊波:浪花。 反:同“返”,返回。 苍山
【赏析】 此诗为登临小孤山后所作,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 首句“人言此是海门关”,用典,指历史上著名的海防要塞小孤山。小孤山,又名青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长江中流。这里既是天险屏障,也是扼守长江的战略要地。历代诗人对此多有吟咏。如唐代刘禹锡《浪淘沙·江上对鹦鹉洲》云:“旧国故园,花记王孙。春来秋又去,柳暗芦波绿。”宋代李彭《小孤山》诗云:“小孤山下水悠悠,百尺危栏俯碧流
小孤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内的长江北岸,是庐山的一座名胜。 船渡江天暮色青,半江峰影动寒星。 船行在江上,天色已晚,只见江水苍青色,仿佛与天空连成一片,而远处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犹如点点寒星在水中闪烁。这里的“暮色青”和“寒星”都是形容夜晚江水的颜色和景象。 海风忽起玄珠树,山月遥生绿玉屏。 突然间,一阵海风吹来,仿佛吹动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玄珠树,那玄珠树上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江上青山一剑孤,气虹夜贯斗牛墟。”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上的壮观景色:江面上的青山像一柄孤独的宝剑,夜晚时分,彩虹般的光辉照耀在天空和牛斗星群之间。 - “寒藤古祠神所居,谩说彭郎迎小姑。” 这里提到了一个古老的祠堂,据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提到“彭郎”,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而“小姑”则指年轻美丽的女子,暗示着一种神秘而又浪漫的氛围。 - “俚言不经听者愚
牵牛与织女,河汉有时渡。 小姑绿发深,隔与彭郎语。 流水去仍回,望郎郎不来。 精神有相贯,形迹难相猜。 年华朝又暮,江头晴又雨。 灵风吹断矶,行人听钟鼓。 注释:牵牛星和织女星,银河上有一座鹊桥可以渡过。小姑长着一头绿色的秀发,隔着河给情人织锦缎。流水不停地来回流淌,望着情人却久久不见他来。两人的精神相互贯通,彼此的形迹难以猜测。时光一天天过去,一年又一年,江水东流不息。江边传来阵阵清风
【注释】 小孤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是长江中游的一座孤岛。 三十年前东下时:指诗人三十多年前从江西上饶东下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的景况。 开篷曾赋小孤诗:在小孤山下泊舟时,曾赋诗一首。 风涛如许相冲激:意思是江面上的风浪这样汹涌。 天柱迄今无改移:意思是天柱山依然屹立在那里,没有移动过。天柱山,即黄梅山,在湖北大冶县西北。 长愿江流平似镜:意思是希望长江的水流能够平静得像镜子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小孤山》。诗中描绘了小孤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诗句如下: 1. 波涛拍天几千里,蛟宫龙室云间起 - 描述小孤山附近的波涛汹涌,如同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2. 几看蜃气结重楼,谁向空中伸一指 - 描述了海市蜃楼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高楼大厦在天空中显现。 3. 有时桂影落参差,月里山河疑即是 - 提到了夜晚时分月亮下的景色,仿佛是人间的山河。
注释:小孤山位于江汉东面,是第一道关卡,它孤独高耸,犹如一把利剑,猿猴们也常常攀爬。云雾之中,我知道这里有个仙娥庙,夕阳西下,钟声悠悠地传出半山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小孤山的诗歌。首联“江汉东来第一关,孤高如剑许猿攀”,开篇便描绘了小孤山作为江汉东面的第一关,其孤立、高耸之状,如同利剑般直刺天际,猿猴也常常攀爬上去。这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小孤山的雄伟形象。颔联“云深知有仙娥庙
小孤山 中流玉卓迥无群,大海雄藩自楚分。 绝顶薰芗常蔽日,靓妆楼阁不藏云。 孤根暗直龙栖宅,乱水平铺鸟篆文。 我欲维舟明月里,为神鼓瑟候湘君。 注释: 1. 中流玉卓迥无群:在江中如同一块玉般矗立,显得与众不同。 2. 大海雄藩自楚分:小孤山位于长江中,是大湖的分支。 3. 绝顶薰芗常蔽日:山顶上弥漫着香气,常常遮蔽太阳。 4. 靓妆楼阁不藏云:美丽的楼阁装饰得如此精致,以至于连云朵也藏不住。
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为长江中游的一处著名风景名胜区。 砥柱:指黄河中的三门峡大坝。 万古:千年、万代之意。坐镇:长期驻扎或控制。狂澜:汹涌澎湃的江流。 特起不与群山同:特别耸立,不同于周围的群山。 石笋:形容山峰像笋一样尖利突兀。凌苍穹:直上苍穹,形容高耸入云。 孤哉孤哉本天造:真是天生地造的奇峰,非常孤独。一任:任由。巨浪:大的波浪。乘长风:乘着大风。 节宣:节制疏导
小孤山 我喜爱这座小岛与众不同,巍峨独立在海门关。 匡庐远眺,天风浩荡强劲,巫峡潜通,地脉寒冷。 上上下下客船都愁涉险,往来鸥鸟喜在闲适。 什么时候能学到燃犀术,烛照神龙万丈间。 注释: 1. 我喜爱:我喜欢 2. 兹山:指小孤山,与众山不同 3. 峨峨:高大的样子,这里形容小孤山的高耸入云 4. 独峙:独自耸立着 5. 海门关:指长江入海口的关口,即江口 6. 匡庐:《后汉书》记载
【小孤山】 秀色真可餐,云鬟不须理。 江水湿罗衣,夫容满身紫。 【注解】 小孤山: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江西九江市彭泽县西南约17千米处的长江中。 秀色真可餐:形容景色非常美,令人心醉神迷。 云鬟不须理:形容女子的发髻如云雾般柔顺美丽,不需要梳理。 江水湿罗衣:形容河水清澈,仿佛能浸湿衣服一样。 夫容满身紫:形容男子的容貌如同紫色一般艳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小孤山时所创作的
小孤山 远吞巴楚会欧吴,震动三江荡五湖。 砥柱波心饶独立,只身峰脚更谁扶。 过天风雨随翻覆,满眼波涛自有无。 深夜露凉仙籁寂,寒光千里月轮孤。 注释: - 远吞巴楚会欧吴:形容小孤山的地理位置重要,能够俯瞰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 - 震动三江荡五湖:描绘小孤山在江湖交汇处的地理优势和影响力。 - 砥柱波心饶独立:形容小孤山像一块砥柱屹立在波涛中,显得格外突出和坚强。 - 只身峰脚更谁扶
【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长江中,是长江上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亭亭:形容小孤山高耸挺拔,形态优美。 前岛:指小孤山上的岛屿。 战渀泷:形容瀑布水流湍急,声如雷鸣。 继作峥嵘:形容小孤山顶的岩石层叠起伏,景色壮观。 双:指两座山峰。 争奈:可惜、无奈之意。 漼波:深水激流。 雄万马:形容汹涌澎湃的江水犹如千军万马奔腾。 恨无林立满长江:遗憾长江两岸没有高大的树木来衬托这一壮丽景色
注释: 一柱千寻直,孤根万丈深。 - 这两句形容小孤山的山体高大挺拔,如同一根直插云霄的柱子。“一柱千寻直”形容其高耸入云,而“孤根万丈深”则描绘其根部深入地下,稳固而深远。 云间盘翠髻,天外堕瑶簪。 - 这两句以云和天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小孤山周围的景色。"云间盘翠髻"意指云雾缭绕如同女子的发髻般美丽,而"天外堕瑶簪"则形容山巅之上宛如仙女的玉簪坠落。这些描述既展现了山峰与天空的辽阔
【注释】 1. 彭蠡湖:在今江西鄱阳湖。2. 大江:指长江。3. 孤柱中流:形容小孤山矗立于长江中心,孤立无援。4. 千古狂澜:指长江历史上的无数次激荡波涛,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5. 资汝障:助你挡住狂澜。6. 不徒行客仗灵风:不只是旅人依靠你的灵风(即顺风)航行。7. 灵风:顺风。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小孤山雄奇壮观的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小孤山的赞美之情。 首句“彭湖水合大江东”
小孤山 两岩相夹石为门,万水东流去若奔。 拔地一峰形自险,擎天独柱势尤尊。 鱼龙并跃春初暖,风雨来时昼易昏。 想见当年禹疏凿,神功万古至今存。 注释: 1. 两岩相夹石为门,万水东流去若奔。 注释:两座山峰相夹,形成一道天然的门,万条河流向东流淌,如同奔跑一般。 2. 拔地一峰形自险,擎天独柱势尤尊。 注释: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形状独特,如同一座独立的柱子,其气势尤为威严。 3. 鱼龙并跃春初暖
小孤山 【注释】:小孤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是长江中游的一座孤岛。海门第一关,巨石水中间。阴雨蛟龙出,天晴鹳鹊还。一川浮玉笋,两岸见青山。亦有摩崖宇,苍苔点点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展现了它的壮丽景色和独特之处。首联写小孤山在海门的第一关口,巨石屹立于水流之中。颔联写雨水天气,蛟龙出现;晴天则能看到归巢的鹳、鹊。颈联写江流中的玉笋石和两岸的青山
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谁凿阑江石,成功大禹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是谁凿出了小孤山,成为了大禹的先例。大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他带领人民治理洪水,使国家安定繁荣。这句诗赞美了小孤山的伟大成就,将其与大禹相提并论。 百川同赴海,一柱独擎天。
小孤山 大孤山耸峙如鞋脱,小孤峥嵘如角出。两山争奇吾取小,直上千寻真雄质。九江水声雷殷殷,九天忽落真将军。舟如单骑偶突过,回看楼橹穿层云。 注释:小孤山和大孤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大孤山像鞋一样高耸,小孤山则显得高峻挺拔如角般突出。诗人选择了小孤山作为他的观赏对象,因为他认为小孤山更符合他的审美标准。在九江水声的映衬下,小孤山的雄伟形象更加突出。突然之间天空中出现了一位将军,仿佛是从天而降
小孤山 乘槎误入小蓬莱,远上凌虚百尺台。 仙府两屏当水立,海门双闼自天开。 江豚吹浪浮还没,野鹤营窠去复来。 谁谓久空题柱手,汉家今数子云才。 注释: - 小孤山:在江西彭泽县东北长江南岸,因山形如鹭鸟而得此名。 - 乘槎误入小蓬莱:传说中乘着木筏渡过天河的人误入了蓬莱仙岛。槎,木筏。 - 凌虚百尺台:形容小孤山顶高耸,直入云端。 - 仙府两屏当水立,海门双闼自天开:描绘小孤山的壮丽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下面逐句解读并附上赏析: 第一句:“砥柱从开辟,中流自古今。” - 砥柱:指长江中的一块巨石,位于湖北宜昌市的瞿塘峡口,形如巨柱插入江心。 - 开辟:指这块石头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历史。 - 中流:指长江的主流部分,也就是现在的三峡大坝。 - 自古至今:意味着这块石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 第二句:“神龙常在窟,怪木不成林。” - 神龙
小孤山 揽衣上小孤,遥看山海图。 近有影泽邑,室闾尽荒芜。 令尹不可见,堤柳树扶疏。 人远风尚存,室还道未纡。 欲傍柴桑阴,兹焉结吾庐。 译文: 登上小孤山,我披着衣服登上了小孤山,遥望着那如山和海一般的景致。 在山上,可以看到山下的小镇,但那些古老的建筑都已被荒废,只剩下一片荒芜。 令尹这个人物我无法见到,但我可以感受到他在此地留下的痕迹,那堤上的柳树依然茂盛,仿佛他依然守护在这里。
小孤山 海门第一关,苍翠五云间。 阴雨蛟龙出,晴天鹳鹤还。 江声舂夜寂,草色带春殷。 欲往临危顶,因之望故山。 注释: - 海门第一关:指的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小孤山关。 - 苍翠五云间:形容小孤山的景色苍翠茂盛,仿佛在五座云层之间。 - 阴雨蛟龙出:描述在阴雨天气里,小孤山如同蛟龙般从云层中出现。 - 晴天鹳鹤还:描绘晴天时,小孤山像鹳和鹤一样飞回原处。 - 江声舂夜寂
小孤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长江中游的一个重要支流鄱阳湖上的一个岛屿。 大江来自南面的江西,雪浪滔滔飞涌湍急。 连绵的群山重叠隐现,孤岛高峻突兀峥嵘。 宝塔矗立如贝阙支撑铁柱,宫殿耸立如鲛宫喷涌银盘。 妩媚的女神真像静女,倭国女子摇动螺鬟。 风吹箫管激荡出清灵的乐音,石镜明净映照仙子的容颜。 凌空自持矫健的姿态,远望则感到路途渺茫漫长。 不图惊动愚蠢的愚人,烽火照亮狂澜汹涌的波浪。
小孤山是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一座著名山峰,以其险峻和壮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陆游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氛围。下面是对原诗的逐句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 译文: 片石云初断,中流势转尊。 岸分彭泽树,烟锁大江门。 倒影鼋鼍伏,摩空日月昏。 浔阳知不远,犹此上潮痕。 - 注释: 1. 片石云初断:形容小孤山的石头像片断的云一样,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2. 中流势转尊
小孤山 九派来浔阳,巨漫汇吴楚。 屹然小孤山,中流作砥柱。 陡峭绝倚傍,矗立峙今古。 玲珑一峰秀,烟云互吞吐。 何年祀仙姝,凿翠辟殿宇。 旁有彭郎矶,附会资谐语。 一棹溯空江,迷离值微雨。 篷窗纵遐瞩,兹山快先睹。 风利不得泊,登山兴偏阻。 扁舟东下时,斯游会当补。 译文: 九江九条大河奔向浔阳,众多河流汇聚成一片。 巍峨的小孤山屹立在江中,像一根巨大的砥石支撑着江河。 陡峭的山峰无法靠近
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长江中游的一处名胜。诗人登上此山,俯瞰四周景色,感慨万千。他以“斗绝中流一柱尊,天留拳石峙江门。”开头,描绘了小孤山在浩渺的江面上矗立着的景象。这里的“斗绝中流”形容小孤山如同一位高傲的将军,屹立在波涛汹涌的江流之上;而“拳石峙江门”则形容小孤山上的岩石犹如拳头般坚硬,屹立在江口。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小孤山的雄伟姿态
【小孤山】 香国浮人境,岿然绝众援。 碧环千浪影,青立一峰痕。 有径堪僧住,无萝许客扪。 相看姑缓棹,望望人云根。 注释: - 小孤山:这是一首描绘小孤山的诗。 - 香国:这里指的是小孤山如同一个香气四溢的国家。 - 浮人境:形容小孤山如人间仙境般飘渺。 - 岿然:高大挺拔的样子。 - 绝众援:形容小孤山高耸入云,难以被其他人所攀附。 - 碧环:形容波光粼粼,如同绿色的环带环绕着小孤山。 -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彭孙遹的《浔阳竹枝词》。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小孤山 浔阳之水分九派,汇入大海流汹汹。 彭郎矶下忽一折,小孤屹立森当中。 天门阊阖影詄荡,倚傍谢绝蓬莱峰。 江山半壁厄天险,万壑帖伏不敢东。 我来正见白日堕,石级百仞愁难穷。 山神拱揖若相告,昔岁兵革殊匆匆。 敌人何由据要害,岂有飞渡无交攻。 先声后来贵夺隘,誓死并力临其冲。 楼船蔽水箭满眼,彭公飒爽人中龙。 巨雷翻空烈火沸
【小孤山】 霿髻嵯峨插镜空,山容孤与客心同。 明波自惜青青影,不逐淘沙走向东。 注释: 霿髻(yǎn jí)指山峰高耸入云的样子。嵯峨(cuó é)形容山峰高峻陡峭。插镜空:插入镜中,比喻山势高耸,插入云端。孤与客心同:与诗人心情一样,感到孤独、寂寞。明波:明亮的水波。青青影:青翠欲滴的倒影。淘沙:指黄河中的泥沙,此处指代黄河水。走向东:意喻向东流去。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通过赞美小孤山的雄姿,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间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九水来同泻此湖”,是说湖水由九股溪流倾泻而成,而此处却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小孤山,使诗人顿生奇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第二句“关门矗起铁浮图”是说,这座小孤山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门楼(关),矗立在湖边,仿佛一座铁打的浮屠。 第三句“力撑颓浪功诚大”,是说小孤山像一位巨人用它的巨大身躯撑起了滔滔的波浪
【注释】 小孤山: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沙洲。 江水日滔滔:江水日夜不停地奔流不息。 镵天石骨高:形容小孤山岩石坚硬,高耸入云。 森森数乔木:茂密的树木参天而立。 凝望似秋毫:凝视着远方,目光如同秋收时的一根细毛那样锐利。 老树摩孤鹘:苍劲的老树仿佛在抚摸孤独的鹘鹰。 深根压六鳌:深深的根扎入大海深处,像压制住六个大龟。 如君真健者,独立在风涛:像你这样真正强健的人,能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独自站立。
小孤山 仙子凌波去,天风生暮寒。 片云留太古,孤月在层峦。 幡影石坛静,涛声大泽宽。 不知前路近,五老隔江看。 【注释】 1. 仙子凌波去:仙子乘着波涛远行。 2. 天风生暮寒:天风吹起,带来寒冷的气息。 3. 片云留太古:一片云彩仿佛保留着远古的岁月。 4. 孤月在层峦:月亮独自挂在山峰上。 5. 幡影石坛静:飘扬的旗帜映照在岩石上显得安静。 6. 涛声大泽宽:海浪的声音宽广而深远。 7.
小孤山 卓然空倚傍,高放出云头。 吴、楚分中界,金、焦截下流。 荡摇空水国,孤秀矗僧楼。 来往风帆利,何人据上游。 注释: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南岸孤岛。它因形状似巨大的独角犀牛而得名,又因四面环水而形如小岛,因此得名“小孤山”。 卓然空倚傍:形容小孤山高耸入云,独立于天地之间。 高放出云头:形容小孤山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吴、楚分中界,金、焦截下流
小孤山 排空峭壁水中央,天外群峰接渺茫。 瀛海蓬山方寸地,青鬟明镜一泓妆。 何年玉貌离尘世,终古神娥共瓣香。 定有湘灵此栖止,依稀瑶瑟送归航。 译文: 小孤山位于江面中央的悬崖之上,四周被群山环抱,显得格外神秘。它如同瀛海中的蓬莱、蓬山一般,只是缩小了尺寸,成为了一方净土。山中的树木郁郁葱葱,犹如青丝般垂落在水面,宛如一面明镜,映照着湖面的美景。 小孤山的美丽让人想起了神话中的玉貌
这首诗描述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岛上的神秘传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孤峰立水中:孤峰指的是小孤山,它矗立在江水中。 - 迢迢四无际:意为四周无边无际,形容小孤山与周围环境的距离感。 - 树色碧如簪:碧是指翠绿色,簪是一种古代女子梳头发用的发饰,这里用来形容树木的颜色鲜艳,如同簪子一般美丽。 - 山形小于髻:髻是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发饰,这里用来形容小孤山的形状小巧玲珑
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西南17千米处的长江中,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因形似古代的孤独女子而得名。小孤山海拔54.8米,是鄱阳湖上的一个独立岛屿。小孤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和度假的地方。 峨峨百里外,烟鬟望歘矐。 小孤山巍峨挺拔,矗立在百里之外,犹如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头发如同烟雾般的缭绕,让人不禁想起了她的倩影。 峭帆两日程,始及抵山脚。 从远处看去
小孤山 大江西南来,日夜万千里。 唯此浔阳口,吴头亦楚尾。 何年苍龙盘,奔涛屹然砥。 翠壁插浪生,丹峦向天起。 杳霭绝跻攀,云波互奇诡。 上有神人居,绰约世无比。 昔云藐姑仙,想像或若此。 谁能望彭郎,相思满秋水。 注释: - 大江:指赣江,发源于中国湖南省的潇水,流经江西省,注入长江。 - 日夜万千里:形容距离之远,无论昼夜都显得遥远。 - 浔阳口: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长江入湖口,为江心洲
【注释】 秀绝:秀丽绝伦。悄凌波:静悄悄地在波浪上行走。云旗:即“云帆”。斜日下:夕阳西下。沽客:卖鱼的商人。眇眇:形容眼睛明亮。含睇:含情脉脉地看。垂垂:将要下垂的样子。画娥:描绘月亮。彭郎:指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后用为美人的代称。漫语:随意说的话。应着:应该。送迎歌:送别之歌和迎接之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小孤山风光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小孤山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