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阉茂,一年。
隐皇帝下乾祐三年(庚戌,公元九五零年)
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诏以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帅禁军及齐州兵赴之。
郭威请勒兵北临契丹之境,诏止之。
丙寅,遣使诣河中、凤翔收瘗战死及饿殍遗骸,时有僧已聚二十万矣。
唐主闻汉兵尽平三叛,始罢李金全北面行营招讨使。
唐清淮节度使刘彦贞多敛民财以赂权贵,权贵争誉之。在寿州积年,恐被代,欲以警急自固,妄奏称汉兵将大举南伐。二月,唐主以东都留守燕王弘冀为润、宣二州大都督,镇润州,宁国节度使周宗为东都留守。
朝廷欲移易籓镇,因其请赴嘉庆节上寿,许之。
甲申,郭威行北边还。福州人或诣建州告唐永安留后查文徽,云吴越兵已弃城去,请文徽为帅。文徽信之,遣剑州刺史陈诲将水军下闽江,文徽自以步骑继之。会大雨,水涨,诲一夕行七百里,至城下,败福州兵,执其将马先进等。庚寅,文徽至福州,吴越知威武军吴程诈遣数百人出迎。诲曰:“闽人多诈,未可信也,宜立寨徐图。”文徽曰:“疑则变生,不若乘机据其城。”因引兵径进。诲整众鸣鼓,止于江湄。文徽不为备,程勒兵出击之,唐兵大败。文徽堕马,为福人所执,士卒死者万人。诲全军归剑州。程送文徽于钱唐,吴越王弘亻叔献于五庙而释之。
丁亥,汝州奏防御使刘审交卒。吏民诣阙上书,以审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得奉事其丘垄,诏许之。州人相与聚哭而葬之,以为立祠,岁时享之。太师冯道曰:“吾尝为刘君僚佐,观其为政,无以逾人,非能减其租赋,除其徭役也,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故汝人爱之如此。使天下二千石皆效其所为,何患得民不如刘君哉!”
甲午,吴越丞相、昭化节度使、同平章事杜建徽卒。
乙未,以前永兴节度使越匡赞为左骁卫上将军。
三月,丙午,嘉庆节,鄴都留守高行周、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昭义节度使常思、安远节度使杨信、安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古代中国的历史编年体巨著。
《资治通鉴》由北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编,历时十九年(公元945年至960年)的艰苦努力,在宋神宗时期最终成书。全书共294卷,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近1400年的史事。这部著作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司马光通过编纂《资治通鉴》,力图通过对历史的梳理,为后世提供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资治通鉴》的内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深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和民族关系。例如,书中对后汉隐帝乾三年(公元950年)赵晖被加官兼侍中一事的记述,展示了当时的官场动态和权力关系。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上章阉茂,一年:隐帝乾贞三年(庚戌,公元950年) 春天,正月丁未,加封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任侍中。 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在这一年,赵晖被加封为兼侍中,这是对他军事成就的肯定。 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密州刺史王万敢请求增加军队来进攻唐朝,这表明他希望通过军事行动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帅禁军及齐州兵赴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丁亥,汝州奏防御使刘审交卒。吏民诣阙上书,以审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得奉事其丘垄,诏许之。州人相与聚哭而葬之,以为立祠,岁时享之。太师冯道曰:“吾尝为刘君僚佐,观其为政,无以逾人,非能减其租赋,除其徭役也,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故汝人爱之如此。使天下二千石皆效其所为,何患得民不如刘君哉!” 甲午,吴越丞相、昭化节度使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壬戌,徙高行周为天平节度使,符彦卿为平卢节度使。甲子,徙慕容彦超为泰宁节度使。永安节度使折从阮举族入朝。 夏,四月,戊辰朔,徙薛怀让为匡国节度使。庚午,徙折从阮为武胜节度使。壬申,徙杨信为保大节度使,徙镇国节度使刘词为安国节度使,永清节度使王令温为安远节度使。李守贞之乱,王饶潜与之通。守贞平,众谓饶必居散地。及入朝,厚结史弘肇,迁护国节度使,闻者骇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癸未,罢永安军。 壬辰,以左监门卫将军郭荣为贵州刺史、天雄牙内都指挥使。荣本姓柴,父守礼,郭威之妻兄也,威未有子时养以为子。 五月,己亥,以府州蕃汉马步都指挥使折德扆为本州团练使。德扆,从阮之子也。 庚子,郭威辞行,言于帝曰:“太后从先帝久,多历天下事,陛下富于春秋,有事宜禀其教而行之。亲近忠直,放远谗邪,善恶之间,所宜明审。苏逢吉、杨邠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丙午,以皇弟山南西道节度使承勋为开封尹,加兼任中书令,实未出阁。平卢节度使刘铢,贪虐恣横,朝廷欲征之,恐其拒命,因沂、密用兵于唐,遣前沂州刺史郭琼将兵屯青州。铢不自安,置酒召琼,伏兵幕下,欲害之。琼知其谋,悉屏左右,从容如会,了无惧色,铢不敢发。琼因谕以祸福,铢感服,诏至即行。庚戌,铢入朝。辛亥,以琼为颖州团练使。癸丑,王章置酒会诸朝贵,酒酣,为手势令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闰月,宫中数有怪。癸巳,大风雨,发屋拔木,吹郑门扉起,十馀步而落。震死者六七人,水深平地尺馀。帝召司天监赵延乂,问以禳祈之术,对曰:“臣之业在天文时日,禳祈非所习也。然王者欲弭灾异,莫如修德。”延乂归,帝遣中使问:“如何为修德?”延乂对:“请读《贞观政要》而法之。” 六月,河决郑州。 马希萼既败归,乃以书诱辰、溆州及梅山蛮,欲与共击湖南。蛮素闻长沙帑藏之富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庚子,蜀主立其弟仕毅为夔王,仁贽为雅王,仁裕为彭王,仁操为嘉王。己酉,立子玄喆为秦王,玄珏为褒王。 晋李太后在建州,卧病,无医药,惟与晋主仰天号泣,戟手骂杜重威、李守贞曰:“吾死不置汝!”戊午,卒。周显德中,有自契丹来者云:“晋主及冯后尚无恙,其从者亡归及物故则过半矣。” 马希萼表请别置进奏务于京师。九月,辛巳,诏以湖南已有进奏务,不许。亦赐楚王希广诏,劝以敦睦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楚王希广以朗州与山蛮入寇,诸将屡败,忧形于色。刘彦瑫言于希广曰:“朗州兵不满万,马不满千,都府精兵十万,何忧不胜!愿假臣兵万馀人,战舰百五十艘,径入朗州缚取希萼,以解大王之忧。”王悦,以彦瑫为战棹都指挥使、朗州行营都统。 【译文】:《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十九记载,后汉第四年,楚王马希广因为朗州发生叛乱,多次被叛军击败,他十分担忧,对刘彦瑫说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马军指挥使张晖将兵自他道击朗州,至龙阳,闻彦瑫败,退屯益阳。希萼又遣指挥使朱进忠等将兵三千急攻益阳,张晖绐其众曰:“我以麾下出贼后,汝辈留城中待我,相与合势击之。”既出,遂自竹头市遁归长沙。朗兵知城中无主,急击之,士卒九千馀人皆死。 吴越王弘亻叔归查文徽于唐,文徽得喑疾,以工部尚书致仕。十一月,甲子朔,日有食之。蜀太师、中书令宋忠武王赵廷隐卒
资治通鉴·后汉纪四 隐帝乾三年国家大事记 1. 诏书与军事部署 - 诏令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屯兵澶州以备契丹。 - 朝廷计划发兵,但因内难发生未能实现。 2. 杨邠与郭威政治角色 - 杨邠总机政,郭威主征伐,归德节度使兼中书令史弘肇负责宿卫。 3. 财赋管理与官员监督 - 王章掌财赋,对三司使进行严格监督。 4. 社会问题与民众心态 - 文臣不喜文职,百姓有怨言,尤其不满于阎晋卿的贪婪行为。 5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丙子旦,邠等入朝,有甲士数十自广政殿出,杀邠、弘肇、章于东庑下。文进亟召宰相、朝臣班于崇元殿,宣云:“邠等谋反,已伏诛,与卿等同庆!”又召诸军将校至万岁殿庭,帝亲谕之,且曰:“邠等以稚子视朕,朕今始得为汝主,汝辈免横忧矣!”皆拜谢而退。又召前节度使、刺史等升殿谕之,分遣使者帅骑收捕邠等亲戚、党与、傔从,尽杀之。 译文: 在一天早晨(丙子),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时中外人情忧骇,苏逢吉虽恶弘肇,而不预李业等谋,闻变惊愕,私谓人曰:“事太匆匆,主上倘以一言见问,不至于此。”业等命刘铢诛郭威、王峻之家,铢极其惨毒,婴孺无免者。命李洪建诛王殷之家,洪建但使人守视,仍饮食之。 丁丑,使者至澶州,李洪义畏懦,虑王殷已知其事,不敢发,乃引孟业见殷。殷囚业,遣副使陈光穗以密诏示郭威。威召枢密吏魏仁浦,示以诏书曰:“奈何
诗句: 1 慕容彦超方食,得诏,舍匕箸入朝。帝悉以军事委之。 2. 己卯,吴虔裕入朝。 3. 郭威举兵南向,议发兵拒之。 4. 慕容彦超曰:“侯益衰老,为懦夫计耳。” 5. 是日,郭威已至澶州,李洪义纳之。 6. 王殷迎谒恸哭,以所部兵从郭威涉河。 7. 帝遣内养鸗脱觇郭威,威获之,以表置鸗脱衣领中,使归白帝曰:“臣昨得诏书,延颈俟死。郭崇威等不忍杀臣,云此皆陛下左右贪权无厌者谮臣耳,逼臣南行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庚辰,郭威前往滑州。辛巳,义成节度使宋延渥前来投降。宋延渥是洛阳人,他的妻子是晋高祖的女儿永宁公主。郭威夺取滑州的库存财物来犒劳将士,并告诉他们:“我听说侯令公已经督领各军从南边而来,现在我们相见,交战就不符合入朝的意义,不战则成为他们的归属。我想保全你们各自的功名,不如奉行前诏,即使我死也无憾!”众人都说:“国家辜负了你,你却不负国家,所以人们争先奋发。如果是为了私仇
【诗句】: - 壬午,郭威军至封丘,人情忷惧。 - 太后泣曰:“不用李涛之言,宜其亡也!” - 慕容彦超恃其骁勇,言于帝曰:“臣视北军犹蠛蠓耳,当为陛下生致其魁!” - 退,见聂文进,问北来兵数及将校姓名,颇惧,曰:“是亦剧贼,未易轻也!” - 帝复遣左神武统军袁{山义}、前威胜节度使刘重进等帅禁军与侯益等会屯赤冈。 - {山义},象先之子也。 - 彦超以大军屯七里店。 - 癸未,南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译文: 郭威,后汉的建立者,曾经试图再次出兵,但被太后阻止。他向士兵们发表讲话,警告他们不要先发制人。然而,慕容彦超率领轻骑兵冲锋,郭威和前博州刺史李荣带领骑兵进行抵抗。结果,慕容彦超的马匹倒地,几乎被捕获。慕容彦超撤军,他的麾下有一百多人阵亡,使得诸军士气低落,纷纷投降北周军队。侯益、吴虔裕、张彦超、袁{山义}、刘重进等人秘密前往见郭威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张允是吏部侍郎,家产万贯,但性格吝啬,甚至连妻子也不让她出门,经常把许多钥匙系在衣服下,走起路来就像戴着一串环佩。这一晚,他把家财藏在佛殿藻井之上,登门的人越来越多,板子坏掉了,从上面掉了下来,军士们把他的衣服抢了过去,他冻死在了那里。 最初,作坊使贾延徽受到皇帝的宠爱,他和魏仁浦是邻居,想要兼并仁浦所住的住宅以便扩大自己的地盘
资治通鉴是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由北宋司马光编写,它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在《资治通鉴》中,卷二百八十九记载了后汉隐帝时期的政治动态和历史事件。下面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plaintext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窦贞固、苏禹珪自七里寨逃归,郭威使人访求得之,寻复其位。贞固为相,值杨、史弄权,李业等作乱,但以凝重处其间,自全而已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初,隐帝遣供奉官押班阳曲张永德赐昭义节度使常思生辰物。永德,郭威之婿也,会杨邠等诛,密诏思杀永德。思素闻郭威多奇异,囚永德以观变,及威克大梁,思乃释永德而谢之。庚寅,郭威帅百官上言:“比皇帝到阙,动涉浃旬,请太后临朝听政。” 先是,马希萼遣蛮兵围玉潭,硃进忠引兵会之。崔洪琏兵败,奔还长沙。希萼引兵继进,攻岳州,刺史王赟拒之,五日不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属于南津,以马希崇为监军。又遣马军指挥使李彦温将骑兵屯驼口,扼湘阴路,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可琼,德勋之子也。壬辰,太后始临朝,以王峻为枢密使,袁{山义}为宣徽南院使,王殷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郭崇威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曹威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陈州刺史李谷权判三司。刘铢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诗句: 1. 镇州、刑州奏:“契丹主将数万骑入寇,攻内丘,五日不克,死伤其众。” 2. 有戍兵五百叛应契丹,引契丹入城,屠之。 3. 及朱进忠与蛮兵合七千馀人至长沙,营于江西。 4. 师暠登城望之,言于希广曰:“朗人骤胜而骄,杂以蛮兵,攻之易破也。愿假臣步卒三千,自巴溪渡江,出岳麓之后,至水西,令许可琼以战舰渡江,腹背合击,必破之。” 5. 希广寻将从之。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译文:乙巳那天,希崇迎请希萼进入府中任职,并紧闭城池,将希广及其掌书记李弘皋、弟李弘节、都军判官唐昭胤及邓懿文、杨涤等人逮捕。希萼对希广说:“承继父兄的基业,岂无长幼之分?”希广回应:“将吏受到推举,朝廷命我担任官职而已。”希萼于是将他们全部囚禁起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后汉隐帝乾三年(公元950年)的历史事件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武宁节度使赟留右都押牙巩延美、元从都教练使杨温守徐州,与冯道等西来。郭威至滑州,留数日,赟遣使慰劳诸将。诸将受命之际,相顾不拜,私相谓曰:“吾辈屠陷京城,其罪大矣;若刘氏复立,吾辈尚有种乎!”己酉,威闻之,即引兵行,趣澶州。辛亥,遣苏禹珪如宋州迎嗣君。 楚王希萼以子光赞为武平留后,以何敬真为朗州牙内都指挥使,将兵戍之。希萼召拓跋恒,欲用之,恒称疾不起
【译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武宁节度使王赟抵达宋州。王峻、王殷听说澶州军变,派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率七百骑兵前往抵挡,又派前申州刺史马铎率兵至许州巡视。郭崇威突然来到宋州,陈兵于府门外,王赟大惊,关闭城门登楼询问情况。郭崇威回答说:“澶州军变,郭公忧虑陛下未能察知,所以派遣我前来宿卫,并无他意。”王赟召见郭崇威,郭崇威不敢进入。冯道出来与郭崇威交谈,郭崇威这才登上高楼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历史文献,详细记录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隐帝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事件。诗的原文如下: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九 · 后汉纪四 郭威遗赟书,云为诸军所迫,召冯道先归,留赵上交、王度奉侍。道辞行,赟曰:“寡人此来所恃者,以公三十年旧相,故无疑耳。今崇威夺吾卫兵,事危矣,公何以为计?”道默然。客将贾贞数目道,欲杀之。赟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