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贫居百咏诗,衷情端不讳人知。
阴阳消长非无日,穷富循环也有时。
但把行藏安义命,莫将得失论男儿。
挥毫吟咏人休笑,措语何须富丽词。
贫居自述
介绍
。
《贫居自述》是清代作家张惠言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其著作《茗柯文编》,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贫困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视角。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世界的批判和对精神追求的高度关注。
以下是对“贫居自述”的简要介绍:
《贫居自述》是清代作家张惠言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其著作《茗柯文编》,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贫困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视角。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世界的批判和对精神追求的高度关注。
以下是对“贫居自述”的简要介绍:
《贫居自述》是清代作家张惠言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推荐
【注释】 百咏诗:指各种形式的咏史诗。衷情:内心的感情。阳消阴长:比喻时事的盛衰。穷富循环:贫穷和富有是相互转化的,有时穷时有时富,有如日月更替一样。行藏:处世行为、志向和抱负。义命:正义的使命。男儿(男子汉):男子汉应该有的气节。挥毫吟咏人休笑:挥笔写诗不用怕别人嘲笑。措语何须富丽词:措词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赏析】 此诗作于元贞元年(1295)。作者在这首诗里自述贫居的生活
《贫居自述》是明代诗人李孔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淡然和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诗意: - 首联:“闲居乐事少人知,野老风情自不羁。” 这一联描述了诗人在闲暇时的快乐生活,以及他不受世俗约束的性格。 - 颔联:“三径菊边元亮酒,百花潭畔杜陵诗。”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菊花环绕的小径旁品酒吟诗,与历史上的隐士相呼应。 - 颈联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贫居自述”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清贫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乐守清贫年过年,何须计较苦求钱。 - 译文:乐于享受清贫的生活,一年到头都过得快乐,何必在乎钱财的得失呢?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并不过分追求的心态,他更愿意享受简朴的生活。 2. 寒灰冷灶难留火,有米无柴惯断烟。 - 译文:炉中没有燃料,难以保持温暖,即使有粮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其逐句的释义: 1. 四壁萧然意豁如:形容家中四壁简陋,但诗人的心情却非常开阔。 2. 纵无阿堵有琴书:即使没有金银珠宝,只要有琴和书,也能满足我的志向。 3. 虽云不是高贤地:虽然这里不是高人隐居的地方。 4. 亦足称为隐者居:但这里足以称之为隐士的居所。 5. 方便取些扶病药:为了照顾生病的家人,可以从这里取些治疗疾病的药物。 6. 安排开个卖贫墟
注释: 1. 时人都说处贫难,我处贫时适所安。 - “时人”指的是周围的朋友或周围的人。 - “处贫难”是说贫困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艰难和困难。 - “我处贫时适所安”是说我在贫困的时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 得斗陈仓心便足,赊壶鲁酒意犹欢。 - “得斗陈仓心便足”是说我通过卖斗量(一种古代的计量单位)得到了满足。 - “赊壶鲁酒意犹欢”是说我买酒来赊账,心情仍然很高兴。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内容、手法和情感等进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本词以自述为题材,上片写采药归来力已疲;下片写平生只要睁高眼,半世何曾解皱眉,孤鹤野云皆侣伴,寒梅疏竹尽相知。 【答案】 译文: 采完药回家力气已经用尽了。自己贫穷疾病只能自己医治。平素只愿睁大眼睛去看清世间事。一辈子也没有忧愁过眉头。 孤独的鹤与漂泊云朵都是我的伴侣。寒梅与疏竹都是我的知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贫居自述》。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年去年来不记年,天寒天暖总由天。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意识到无论一年是否到来,时间的流逝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他没有去关注年份的变化,而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心无事扰迟迟起,身怯衣单早早眠。 这里的“心无事扰”指的是作者心境平和,没有什么烦心事打扰他,所以他能够安心地起床;“身怯衣单”则是指由于天气寒冷
贫居自述 新岁初来旧岁过,难除穷鬼与诗魔。 莓苔巷口知音少,风月情怀赓和多。 洗净瓦瓶沽鲁酒,扫开尘壁写长歌。 贫能乐也吟能乐,穷鬼诗魔奈我何。 注释: - 新岁初来旧岁过,难除穷鬼与诗魔。 - 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总结,新的一年开始了,但过去的一年已经过去; - 难以摆脱的是贫穷和诗歌中的困扰。 - 莓苔巷口知音少,风月情怀赓和多。 - 在巷口看到满是莓苔的地方,知道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很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尤其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然后揣摩、推断出诗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本诗内容是诗人自述贫居生活和心境。首联写诗人在贫居时的生活状态;颔联写诗人因贫困而无心弹琴,以伯牙自喻,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颈联写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热爱山间之趣;尾联写诗人虽已退隐柴门,仍能自得其乐,不追求物质享受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归家后所作,反映了作者晚年的心境。“乐我琴书散我忧”意思是说在读书弹琴的时候,忧愁也就消失了;“沽回归与老妻谋”意思是说回来和妻子商量一下;“一旬刚趁三朝市”,“三月才梳两日头”,意思是说十天刚刚赶上集市,三个月才能梳两次头发,可见生活非常艰难;“篱菊开残还欠酒”,“菜根生老尚无油”,意思是说篱笆上的菊花已经凋零,但家里还没有准备酒来招待客人,家中的蔬菜也生长得太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贫居自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穷经空自老儒林,抚节长歌足赏音。 - “穷经”指的是深入学习各种经典文献,“空自老儒林”则表示虽然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却未能得到实际的应用和价值。 - “抚节长歌”是指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足赏音”则表示这种表达方式足以让人感到愉悦。 - 怀抱容开诗酒兴,坚贞检点圣贤心。 -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注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即可。作答时,注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随分山林老布袍,情怀颇自涉风骚”的意思是:我随缘在山中过着平淡的生涯,我的情怀颇像古人那样涉世不深。“狂吟不觉诗名播,放饮可妨酒价高”的意思是:我狂放地吟诵诗篇,不知不觉间名声传开;我纵情饮酒,却不妨害了酒的价格上升。“造化磨人千古病,乾坤纵我百年豪”的意思是:自然造化折磨人
诗句释义 1 春风送暖入书窗,病骨方苏喜向阳。 - 春风送暖:春天的风带来了温暖,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书窗:书房的窗户,常用于读书写字。 - 病骨方苏:形容身体刚刚恢复,比喻病情得到缓解或心情好转。 - 喜向阳:喜欢阳光,象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店里赊来花酿酒,厨中擂烂米糊汤。 - 店里赊来:指在店内赊账购买,暗示生活的不易和经济压力。 - 花酿酒:用鲜花制成的酒
【诗句】 老夫原自有安排,好把清贫逐日挨。 正遇有花犹欠酒,方才得米又无柴。 青灯黄卷还留意,肥马轻裘不介怀。 独喜多情深夜月,清光长照烂书斋。 【译文】 老夫本已自有所安排,每日与清贫作伴。 正当有花之时却缺少美酒,刚得到米却又缺柴火。 点亮青灯阅读黄色的书籍,心中充满对知识的向往。 骑着肥壮的马匹身穿轻暖的皮草,却不因此感到不快。 唯独喜爱夜晚月光洒满书房,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满屋子的书页。
注释 1. 可笑:令人发笑。 2. 通运:时运亨通。 3. 富也命当穷:命运注定贫穷。 4. 鼠窃常憎米塔空:老鼠常常厌恶米仓空虚。 5. 岁岁从容逢好景,年年侥幸度隆冬:一年到头都从容地遇到好时光,每年都侥幸度过寒冬。 6. 等闲:随便。 7. 烟花句:指艳丽的诗篇。 8. 一任人传老秃翁:任由别人称我为老秃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其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从诗句中可以看出
解析与赏析 首句: 乾坤生我性愚顽,百事无能可述删。 - 乾坤生我性:意指宇宙或自然造就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 性愚顽:形容人天生愚笨,不聪明。 - 百事无能可述删:意指在众多事务中显得无能为力,无法详细描述。 第二句: 发被年华催作雪,功加篑力便为山。 - 发被年华催作雪:形容时间的流逝,白发如雪覆盖。 - 功加篑力便为山:比喻用尽最后的力气完成某件事情,如同堆积小土成山。
贫居自述 人物须观未济中,居贫能乐是豪雄。 编桥截竹通幽处,补屋添茅到几重。 花鸟未应嫌潦倒,溪山且莫笑龙钟。 人问影响刚参破,眼孔年来渐渐空。 注释: - 人物须观:观察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 未济中:没有完成的状态,比喻人生处于困境或不顺利的阶段。 - 居贫能乐是豪雄:尽管生活贫苦,但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展现出豪迈的气概。 - 编桥截竹通幽处:用竹子编织成的桥梁连接着僻静之处。 -
【注释】 且寄:暂且寄托。吟踪:指诗歌的踪迹,这里代指诗作。水竹乡:指清幽秀丽的环境。疏狂:放浪不羁,豪放旷达。寒酸:穷苦、贫寒。笋蕨肠:指贫贱之人的肠胃,这里暗指诗人自己的心肠。兴发:兴致勃勃。舌耕:比喻用嘴去耕耘,形容没有实际劳动的收获。几处床:到处是床。 【赏析】 此诗是一首自叙诗,写自己清贫的生活以及与世无争的态度,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 首联“且寄吟踪水竹乡
贫非屈也富非伸,伸屈凭谁认得真。 译文:贫穷并非是屈辱,富有并非是张扬。伸与屈,任凭谁来评判其真假? 注释:屈:屈辱 ;伸:张扬。 赏析: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超然态度。他认为人生的富贵、荣辱,都由天意决定,人不能左右。诗人认为人生贵贱无常,有长有短,有是有无,不必计较。 穷通荣辱皆为定数,何必执着于世俗观念呢? 成败在人人造化,方圆由己己如神。 译文:成功失败都在人的造化之中
【注释】 盛世:指太平盛世。 蝇头蜗角:喻小得如蝇头、蜗角一样微不足道,比喻地位卑下,见识短浅。 醉归:喝醉酒回来。 厨中饭熟时:形容人睡得很深。 幼少:年少的时候。 闻道:听到道理。 菜根有味:语出《菜根谭》。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即使生活贫苦,也能品味到其中的乐趣,得到精神上最大的满足。 葵开甲:指葵花开放,结出了果实。 贫乐情深不可移:指贫困而能乐善好施
【注释】 利名:名利,地位。闲眠:指安闲自在地睡觉。厨冷于今尚未烟:指厨房里至今还冒着炊烟。红日满窗:太阳照得窗户通红。梳白发:指老人的头发已白。清风一枕伴青毡:指在清风中入睡,被褥像青毡一样柔软。绿杨拂槛:杨柳的枝条轻轻拂过栏杆。流莺语:莺鸟的歌声。黄菊穿篱蛱蝶翩:黄菊开在篱笆上,蝴蝶飞舞。稚子不知囊似洗:小孩子不知道他的钱袋像刚洗过的一样。 【译文】 利欲熏心却能淡泊名利,我安闲自在地睡大觉
【注释】 (1)“炎凉世态”:指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2)“只重黄金不重人”:只看重钱财,而看不起人。 (3)“雅爱一身闲白昼”:高雅地喜爱一个人在空闲的白天。这里的“雅爱”,是喜欢的意思。 (4)“不教两脚走红尘”:不让双脚踏上尘世的繁华。 (5)“壶中有酒常居正”:壶中盛满了美酒,常常保持正中位置。 (6)“灶里无烟却在陈”:灶里没有烧火做饭,但是柴灰却存放在炉子里。
【注释】 陋巷: 贫舍。春风: 春天的微风。一瓢: 指一瓢饭。烟花: 指花木、鸟虫等自然景物。吟兴: 诗情。逍遥: 自由自在。甑(zènɡ)中乏米: 形容生活贫困,粮食缺乏。锄薯煮: 用柴火煮地瓜。厨下无柴: 形容贫穷,无柴可烧。扫叶烧: 用叶子当燃料。不去: 不出门。驰驱: 驱车赶马。野马: 野马。栖止: 停留。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鸟,生活在树林里。隐地: 隐居的地方。 【译文】
【解析】 “贫居自述”是题目,点明了这首诗作的写作目的。“月照柴门惹兴豪”的意思是:月亮照着我家门,激起我内心的豪情。“乾坤撩我擅风骚”的意思是:天地间撩拨着我的才华与诗才,让我挥笔成章。“冠裳未易轻蓑笠,狐貉应难胜缊袍”的意思是:我的服饰和官服并不那么容易被轻视,狐狸和貂皮也不能胜过棉衣。“酒少最宜盘盏细”的意思是:喝得不多的时候最适合用小杯子慢慢品味美酒。 “诗多不值价钱高”的意思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贫”字概括自己的处境,表现了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 首句写贫穷并不影响他从容自得的生活态度,这在历代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如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风寒泉清,月出林薄静。青苔无迹地,白日有闻心。不见故人踪,泪下沾衣襟。”李益的《上汝州李使君书》云:“居贫道远,未易求师。”“贫”与“道远”,都是诗人生活的写照
注释: 1. 酷邻悭吝酒难赊:邻居吝啬,酒难以赊买。 2. 安得青蚨挂杖丫:怎样才能得到青蚨(一种古代货币)挂在权杖上。 3. 顾我家常空箸菜:顾念我家,常常空着筷子吃素菜。 4. 延宾久坐只杯茶:招待客人,长时间坐着喝杯茶。 5. 屠龙漫说金刀利:屠夫们常常谈论如何用金刀来割龙肉,但实际并不真能做到。 6. 野马闲栖玉树斜:比喻像野马一样悠闲地栖息在玉树旁(比喻生活无忧无虑)。 7.
这首诗是诗人在自述自己清贫的生活和心态。下面是逐句解释: 1. 盖屋栖迟水竹乡,何曾牵挂利名场。 盖房子,生活得悠然自得,就像住在一个水竹环绕的乡村,远离了名利的纷扰。 2. 颜渊乐地还谁乐,曾点狂歌到我狂。 颜回(孔子的学生)快乐的地方,又有多少人能找到快乐?而我却能像曾皙那样放声歌唱,表达我内心的狂喜。 3. 粟米充饥无地种,药苗扶病欠箱藏。 虽然有粟米可以充饥,但却没有土地来种植粮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题目为“贫居自述”。诗中描述了作者在贫困中的所见所感和生活态度。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景物维新淑气回,春光顾我好怀开。 - “景物维新”指的是周围的环境变化或更新的景象,这里指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美丽。 - “淑气回”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带来温暖的气息。 - “顾我好怀开”表达作者在春光的照耀下,心情变得愉悦开朗。 2. 黄莺树底声相应
【注释】 间:空余。茅屋白云堆,形容茅屋简陋,与白云相混。 忧心萦心且拨开,忧虑的心情,暂且放下,以解忧愁。 少壮每随风去向,年轻时总是追随潮流而去。 老狂都在后头来,年老时才真正显露出狂妄的本色。 耕犁引犊披星出,农夫在黎明时分牵牛耕田,带着星星出发。 钓艇随湖带月回,夜晚,渔船随着湖水和月光而归。 近日瓶空吟咏少,最近家中没有存粮,只好减少吟诗作对。 适情花鸟莫相催,趁着心情好的时候
【译文】 雨蓑风笠胜过华丽的衣裳,仕途不顺却自得其乐。 在小床上牵牛卧着闲梦蝴蝶,弹起长剑漫吟鱼歌。 莺花间常被闲吟的兴致所打动,风雨常常欺侮破旧的屋庐。 上天让我隐居山林,我甘愿做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痴。 【注释】 ①“烟蓑”二句:意谓自己虽居贫,但以自然为师,不慕荣华,比穿着锦绣华贵的衣服还舒适。“胜”、“无通”都是相对的意思。“运纵”二句:意思是虽然官运不通,但我自得其乐。“乐有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悟。下面逐句解析: 第一句:占得贫中第一贫,相应穷鬼是前身。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所有的贫穷之列中,我是最贫穷的,因为我与那些被贫穷困扰的灵魂有着相同的前世。 第二句:多时放歇催诗句,经月空闲漉酒巾。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不懈地创作诗歌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场春梦到邯郸,薄利轻名了性贪。 - “一场春梦”比喻世事如梦,无常而虚幻。 - “邯郸”是古地名,常用来代表繁华或梦境。 - “薄利轻名”意指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名誉或地位。 - “了性贪”表明已放下对名利的过分追求。 - 译文:如同一场春梦般虚幻,我已淡泊名利,不再为浮华所动。 - 关键词:邯郸、薄利轻名、性贪、醒来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自持清介过残年 - 自我约束保持清廉正直,度过余下的岁月。 2. 半句何曾敢怨天 - 即使是最微小的一句话,也不敢抱怨命运不公。 3. 藜藿不充心见乐 - 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依然快乐满足。 4. 缊袍无耻意悠然 - 穿着简陋的衣服也不觉得羞耻,心情自在。 5. 歌吟总是宽怀句 - 无论是歌唱还是吟诗,都是表达宽慰和安慰的方式。 6. 得丧全归造化权 -
【注释】 ①尚遭贫:古语,“尚”为“还”,“遭”指遭受,“贫”指贫穷。 ②疏慵懒散人:形容一个人性格懒惰,不善于处理事务,也比喻没有作为的人。 ③空心忘利禄:指心中无追求名利之心,即淡泊名利。 ④随分度朝晨:指随便度过一个早晨,不受拘束地生活。 ⑤冬至身加苦: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会感到身体上的不适。 ⑥斯文同轨行同伦:意谓大家都遵循同一的准则和道德标准,和睦相处。 【赏析】
【注释】 贫居自述 :诗人自述贫居生活的艰辛。 抱膝吁嗟叹世情:抱着膝盖叹息世态炎凉。吁嗟,感叹;世情,指社会现实。 几人相与肯忘形:有几人能与我相交往而不忘记彼此的情谊呢?相与,交往,相知;肯,愿意;忘形,忘记自己的形貌,形容不拘形迹。 追随鸥鹭皆朋友:跟随海鸥、白鹭都是朋友。 来往渔樵总弟兄:渔民和樵夫都是兄弟。 对客几回高议论:面对客人几次发表高论。 安贫非小生成:安于贫困不是小事。
【注释】 1. 贫居自述:贫贱者的自述。 2. 编茆(máo)筑室傍江皋:用荆草、芦苇之类编织成简陋的茅屋,靠近江边。 3. 疏种:稀疏地种植。 4. 桃:桃树。 5. 莺(yīng)花:黄莺。 6. 狂骚:放纵轻狂的举止。 7. 全无计策:毫无谋略。 8. 千般拙:千百种笨拙。 9. 安贫:安然守贫。 10. 眼底:眼前,眼前所见。 11. 杨子:即杨朱,古代思想家
【注释】 1. 宽:放宽。 2. 升量:容量单位,一升。 3. 菜根、水、道:指饮食。 4. 地:指田亩。 5. 办:办理。 6. 山中:指山中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描写自己的清苦生活和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的。首句"且放宽怀度日常”,意思是说,暂且放宽心胸,安心过过日子吧;“米钱短少著升量”,则是指米价便宜,每升只值几个钱,可以多买几升。次句“菜根坚韧牙根健”,写自己粗茶淡饭
【注释】: 1. 同世上一般穷:和世间其他人一样贫穷。 2. 乐与人间乐不同:和人世间的快乐不一样。 3. 挂树岩瓢明月浸:挂在树上的岩瓢被明月照射得晶莹剔透。 4. 煮薇山灶白云封:用山里做的薇菜煮食,炊烟升腾如云雾缭绕。 5. 见闻争似蛙居井:所见所闻不如青蛙住在井中那样自在。 6. 出处浑如鸟脱笼:无论是离开还是归来都像鸟儿从笼子里飞出又飞入那样轻松自如。 7. 鉴照自知年老迈
【注释】 1. 茅屋三间长薜萝:指简陋的茅屋周围长满了野草。 2. 红尘(huánróng):尘世,世俗。 3. 客嫌巷僻悭来驾:客人嫌弃住的地方偏僻,不肯驾临此处。 4. 燕妒(duàn)门低懒结窝:燕子因门太低而感到嫉妒,不愿在那里安家。 5. 户外不妨题凤字:在户外可以自由地题写凤凰之类的吉祥文字。 6. 山中羞唱饭牛歌:在山中唱歌,恐怕会让人笑话是给牛做饭的歌。 7. 狂夫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分内无如分外思,寒梅疏竹傲霜枝。 - 译文: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总是想得更多,就像寒冷中那挺拔的梅花和竹子在霜雪中依然傲然挺立。 - 注释:“分内”指的是原本应有的或应该得到的东西,而“分外”则指那些本不应属于自己却经常挂在嘴边的事物,比如“贫居自述”中的“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财富的超脱态度,即使生活清贫,也不忘坚守内心的道德信念。 -
决破浮生莫浪愁,只劳梦寐到扬州。 穷通有数皆生定,得丧无凭勿枉求。 击节狂歌先乐句,衔杯遣兴肯干休。 颜渊不有千金富,真乐何惭万户侯。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决破浮生莫浪愁,只劳梦寐到扬州。” - 注释: 决定摆脱世俗的纷扰,无需沉溺于忧愁之中,只需在梦中去往扬州。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的决心和对远方的向往。通过“决破浮生”四字,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看透的豁达态度
【解析】 本诗的注释,主要在第二、三句,第四、五句,第六、七句中。 “逍遥容与乐尧天”的意思是:我自由自在地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 “半是凡人半是仙”的意思是:一半像人间的人,一半像天上的仙人。 “单管收留香翰墨”,这里的“香翰墨”指的就是文人雅士,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朋友。 “何曾剩落臭铜钱”,这里的“臭铜钱”指的是俗世之人。 “铅华粉黛归人屋”,这句话中的“铅华粉黛”指的是世俗女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贫居自述》。诗中描述了诗人在贫穷状态下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了他对清贫生活的态度。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有味箪瓢无点忧,此心乐道足优游。 - “有味箪瓢无点忧”:意思是即使只有简单的饭食(箪瓢),也能满足我(我)的乐趣,没有什么烦恼。箪瓢是古代用来盛饭的竹器,箪瓢简朴,所以能带来满足感。 - “此心乐道足优游”:因为我内心追求的是道(这里指道家思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律诗的形式。 逐句释义与译文: 1. 竹篱茅屋倚松阴,居处林泉岁月深。 - 竹篱茅屋:简陋的房屋和篱笆,代表简朴的生活条件。 - 倚松阴:依靠着树木的阴影,暗示着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 居处林泉岁月深:形容在山林中居住了很长时间,生活悠然自得。 - 译文:我的住所是简陋的竹木篱笆和草房,周围环绕着树林和溪水,我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注释与赏析:- 贫居自述 - 惟有人心高似天,谁知造化五行偏。 - 注释: - 唯有:只有 - 人心高似天:人的志向和抱负比天空还要高大 - 谁识:谁能理解 - 造化:自然界的力量和秩序 - 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宇宙观,指万物由这五种元素构成 - 偏:倾斜,偏向 - 赏析: - 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高尚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 通过对比“人心”与“造化”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春雨空山长蕨芽 - 春雨滋润,空寂的山中长出了蕨菜。 2. 野人风味又新加 - 我的生活简朴,没有太多华丽的风味。 3. 佳宾厚惠方留榻 - 有贵宾来访,我会热情款待,留下客人休息。 4. 穷鬼无情恋我家 - 贫穷的人对我并无恶意。 5. 名利关坚能打破 - 我有能力突破名利的束缚。 6. 鱼樵路熟岂行差 - 我熟悉捕鱼砍柴的道路,不会走错路。 7. 近来红紫人争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一个人在贫居时的生活状态。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笑揭槽头酒瓮开,连连独酌两三杯。 - “笑揭槽头酒瓮开”:形容自己开怀一笑,打开酒瓮倒出美酒。“槽头”在这里指的是酿酒的容器,也就是酒瓮。 - “连连独酌两三杯”:独自饮酒,一杯接一杯地喝,连续喝了两三杯酒。 2. 舞青杨柳风生袖,影白梧桐月满台。 - “舞青杨柳风生袖”:形容自己在风中挥舞着袖子
【注释】放下薪来把钓竿,犁锄方歇展书看。 疏狂日省三般事,冷淡生涯一味宽。 赵孟与他无统摄,申韩于我不相干。 床头若有黄金百,高枕那能睡得安。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贫居自述》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在贫困中自得其乐、超然世外的心态。 第一句“放下薪来把钓竿”,描述了作者在劳作之余,拿起钓竿钓鱼的情景。这里的“薪”指的是柴火,是作者在劳动时用来取暖的工具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态度,来表达自己对贫穷生活的接受和乐观态度。以下是逐句的释义与翻译,以及相关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挑起藜羹满箸头,但教空腹饱还休。 - 释义: 拿起藜草做的汤面,虽然只有一点点,但是吃饱了就停下来不再吃。 - 译文: 拿起用藜草做的稀饭,虽然很淡,但吃饱就停止,不再吃。 2. 吟哦不断供诗案,醉卧偏多恋酒楼。 - 释义:
【解析】 “苔封径”的“苔”是名词作状语,“苔径”指小路上长满了青苔。 颔联“经旬懒出”“几日无炊”是说生活贫苦,不能经常出门,也不能常常做饭吃。 颈联写自己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困,买不起书,只好到山涧里去汲水,用来烧开水来浇花(诗)。 尾联写自己虽然贫困但并不悲观,卖些诗稿的钱就可以买酒喝。 【答案】 译文: 大抵上天让我快乐地过着贫穷的生活,这和运动与否没有关系。 我过了十多天没有出门
这是一首自述贫居之苦的诗。下面逐句翻译并注释: 1. “万般花草一般春,大块何心限量人。” - 注释:春天里万种花卉都开放了,大地仿佛没有心一样,不限制人的活动。 - 赏析:诗人在描绘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通过花草的开放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2. “谁信有方能却病,自怜无计可除贫。” - 注释:谁能相信有办法治愈疾病啊?自己可怜没有方法可以摆脱贫穷。
这首诗是诗人在自述其隐居生活,描绘了他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卧对南山懒掩扉,炎凉世态故人稀。 注释:诗人躺在南山下,懒得去打开家门。因为世态炎凉,旧友已经很少。 赏析:诗人用“懒掩扉”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态度,他厌倦了世俗的纷扰,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世态炎凉,他的老朋友已经很少。 日餐黄芋羹三碗,岁织青麻布一机。 注释:每天吃三碗黄芋羹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首联:“随遇而安适自然,浮云那得障心田。”意思是说,诗人过着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不会妨碍自己的心境。这里的“随遇而安”是关键词,表示诗人不拘泥于世俗,而是顺应环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浮云”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颔联:“藜羹布被今生定,纸帐梅花夙世缘。”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决定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吃着藜菜做的饭
解析: 此诗是一首自述诗,描述了诗人在贫穷生活中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逐词解释和赏析: 1. 笑酌茅柴酒数杯,穷愁两字且抛开 - 笑酌: 以幽默的方式饮酒,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茅柴酒: 可能指的是用简单的食材酿造的酒,反映出生活的朴素。 - 穷愁: 描述诗人面对贫困和忧愁的生活状态,但选择放下这些负面情绪。 2. 烟花衣钵谁传出,山水姻缘命带来 -
【注释】 世间人物古来钦:世上的人,自古以来都是尊敬的。钦,敬重。 不变形容只变心:指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形容,这里指的是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 书卷尚能消白日:读书能使人消除烦恼,忘却世俗。书卷,书籍。白日,指世俗的纷扰。 经营争慕积黄金:经营事业,追求财富,是许多人的目标。争慕,竞争追求。积,积累。 诗吟不用加三削:作诗时不用刻意修饰,自然流畅即可。三削,指多次修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描述了诗人在贫居状态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野狂何事怕冬天:这里的“野狂”形容诗人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态度。冬天意味着寒冷,而诗人不怕寒冷,可能是因为他习惯了艰苦的环境,或者他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面对困难。 2. 衣破无缝被又穿:这里的“破”指的是衣物破旧,可能因为生活条件艰苦或长时间穿着磨损所致。尽管衣物破旧,但是诗人仍然坚持穿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贫居自述》。下面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日出柴扉尚未开,无言搔首对吟台。 - 注释:太阳从东方升起,我打开柴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无话可说,只好搔首弄姿地对着吟诗台发呆。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作者刚刚打开柴门,迎接着第一缕阳光,却因为无事可做,只能无聊地搔首弄姿。这里的“吟台”可能是指作者用来吟咏诗歌的场所,反映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找灵感的心情。
【注释】: 种种贤才为国家, 山林饶我弄烟霞。 一瓢空贮千峰月, 双眼轮看四序花。 每向日间甘淡薄, 便随梦里享荣华。 欲从何处舒高眼, 笑把浮名挂树丫。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逸诗人的情怀。诗中表现的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首联“种种贤才为国家,山林饶我弄烟霞”,以反问语气表达自己志在山林,不求仕进的豪情壮志。诗人认为国家的兴盛有各种英才,而自己却愿意在山林里
注释: 天生这个老狂身,随遇那知富与贫。 山鬼无情应笑我,钱神有论任嗔人。 那知故旧长年别,喜得琴书逐日亲。 几度看花沉醉后,一枝斜插白云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述诗,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天生这个老狂身”一句,诗人自嘲为一个天生的老狂之人,这种自我调侃的表达方式,既显示了他的豁达心态,也体现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独特理解。 “随遇那知富与贫”一句
注释: 贫居自述 事情可以忍受时就忍受下来,两种重要的事情需要安排。 赊欠明年的宜春酒,提前购买冬季的火柴。 口味偏好笋和蕨菜,脚上还缺少代穿的鞋子。 去年深受邻人邀请,紫蟹黄鸡仍然记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贫困生活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诗句解读 1. 天定行藏岂用劳,耕云钓月且嗷嗷。 - 注释:上天已经安排好了我的人生道路和命运,我不需要再辛苦地去追求。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天命的顺从和顺应,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不应过分努力去改变。同时,他也表明自己愿意像耕云钓月一样,过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 2. 人生得日须行乐,蔬长随时任桔槔。 - 注释:人生在世,应该珍惜每一天,及时行乐;种植蔬菜,可以随时使用农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世俗的不满。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析: 卖担青蔬得百钱,便赊一半在人边。 (注释:卖了青菜赚了一百文钱,就借了一半来满足口粮。) 不禁丝竹随流俗,惟对青山伴醉眠。(注释:不能抵挡丝竹音乐随波逐流,只能对着青山伴我醉酒入眠。) 浮世经营惟我拙,满腔诗思向谁联。(注释:在尘世的生活只有我笨拙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和重要环境。“贫居自述”一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偏僻山村的贫居生活,表现了作者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注释:“贫居自述”:指诗人在偏僻山村居住时所写的自述诗。 译文:木桥横贯溪流,鱼市在东边,菜市在西边;红日映照着鲜花
【解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通过描写农家的劳作生活表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农家的生活和劳动;后两句是说:翠柳拂门,丝细细,红桃遮屋,影重重,我愿与知己共饮一醉方休,即使袋里空空也无悔。 【答案】 ①学种桑麻活我穷,自家锄芟省人工。“活”字下有注释:“活”指谋生。②那知足食黄金贵,且羡生醝白饼浓。③翠柳拂门丝细细,红桃遮屋影重重。④樽前有酒投知己,买醉何妨袋里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贫穷的生活中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催人光景定如梭: - 光阴似箭:时光像穿梭的针一样迅速,强调时间的流逝之快。 - 催人前行:时间如同催促者一般推动我们向前,暗示人生或某种情况的发展速度很快。 2. 白日无情莫浪过: - 白日易逝:白日是白天的时间,表示时间宝贵。 - 勿虚度:不应浪费时间,应合理利用时间。 - 莫浪过:不要无谓地浪费
诗句解释: 1. 有谁青眼顾寒家:意指在贫寒中是否有人关注或给予温暖。 2. 亲友真成浪里沙:比喻亲友如水中的沙子,随波逐流,不稳定。 3. 梦里功名身外事:表示虽然梦想中的功名看似重要,但终究是外在的事情,难以把握。 4. 眼前胜事镜中花:比喻眼前的快乐如同镜中花,美好但虚幻,难以长久。 5. 人情世味三杯浅:表示在社交应酬中,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很浅薄。 6. 酒量诗怀十倍加
【诗句释义】 1. “一生长向月中还”:指一个人一生都在月光下度过。 2. “两扇柴门夜不关”:描述的是夜晚,柴门外敞开着,没有关闭。 3. “翠竹得春生意长,白云留榻野僧闲”:描绘了竹子春天长得很快,而野僧则在茅舍里过着悠闲的生活。 4. “风花有趣嘲吟易,钱钞无缘计较难”:形容生活中的快乐和诗意很容易得到,但金钱却难以计算和拥有。 5. “黄菊乱开因欠酒,香花扑鼻且开颜”
诗 贫居自述 不愁仓腹两空虚,半事锄头半读书。 自信贫穷知有命,谁怜澹泊食无鱼。 醉题雪月风花句,坐对松云水竹居。 世上浮云无定准,不知谁毁与谁誉。 译文 在贫居中自述 不担忧仓廪空虚,一半时间用于耕作另一半时间用于阅读。 我自信贫穷但知道自己的命运,谁会怜悯我的清贫却无法享受美味佳肴? 喝醉后题写关于雪、月亮、风、花的诗句,坐在松树、白云、流水、竹林之中。 世间的浮云没有固定的位置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仍保持坚韧乐观态度的情怀。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译文: 1. 知命由来敢怨天,布衣随分度流年。 注释: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敢于埋怨上天。我只是一个平民,但也要度过这漫长的人生。 译文:我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我敢于抱怨天。我是一个平民,但我也会度过这漫长的人生。 2. 长门有赋无人买,坐榻寒毡白昼眠。 注释:即使有人写《长门赋》,但没有人买去欣赏
注释: - 贫居自述:描述贫穷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 - 静坐寒天甲乙更:形容时间在寒冷的夜晚,静静地坐着等待更替。甲乙更指的是古代计时方式,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代表一个时间段。 - 梅花梢月一枝横:描绘了梅花枝上挂着月亮的景象,形象生动。 - 狂吟不觉诗生涩:形容诗人在吟诵诗歌时,由于过于投入,以至于没有意识到诗歌的生涩之处。 - 纵饮何妨酒解醒:表示虽然喝酒解乏,但并不介意
贫居自述 在寒冷的北风中,茅屋被卷起,我无法自持。 明月有情感到我的床边,我常披着绿蓑。 没有老鼠吃剩的食物,我常常饥饿。 喜的是诗名流传千古,但真正的快乐很少人知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但内心自由的人的生活状态。以下是逐句的解读: 1. 心上忘机利欲休: - 忘机:忘记了世间的机巧和算计。 - 利欲休:欲望和利益都放下了。 2. 任狂任醉任遨游: - 任狂:任由自己放纵,不受约束。 - 任醉:任由自己沉醉。 - 任遨游:任由自己在任何地方自由地游荡。 3. 观书矮屋黄茅盖: - 观书:阅读书籍。 - 矮屋黄茅盖:形容简陋的屋子,用黄色的茅草覆盖。 4
这首诗名为《贫居自述》,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均以“淡交有味情偏密,得意无肴酒易干”为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到理解。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苜蓿蘋蘩各一端:这里指的是苜蓿和蘋蘩两种蔬菜。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烹饪;蘋蘩则是一种水生植物,也常被用来做菜。"各一端"意味着每一种食材都准备了一端,以示待客之意。 2. 采归留客共相欢:采摘回来后
注释: 贫居自述(《宋诗钞》卷八) 产业贫来欲变迁,安排出账卖书田。 鱼缯却被猫勾破,米袋还遭鼠咬穿。 汲汲要偿诗社债,区区欲办酒家钱。 钓船刚值风波急,撑入芦花稳处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为偿还债务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勤。 “产业贫来欲变迁”,这里的“产业”指的是诗人的产业和财产。诗人想要改变这种贫困的状况,但似乎无法做到这一点。这里的“变迁”可能是指产业的变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贫居自述》。 【译文】 剩得黄齑满瓮储,养生谁不要赢馀。多因酒病仍耽酒,却为书穷反读书。醉醒尽为千古戏,荣枯都是一场虚。全凭山水供薪米,半作樵夫半作渔。 【注释】 1. 黄齑:黄色的腌菜。 2. 养生:保养身体。 3. 赢馀:指多余的钱财和食物。 4. 多因酒病仍耽酒:因为喝酒过多而生病。 5. 却为书穷反读书:因为书籍穷尽,反而读书寻求知识。 6. 醉醒尽为千古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贫居自述》。 首句“山居水石作芳邻”,描述的是作者在山中居住,周围环境优美,如诗如画。 第二句“澹泊生涯活我贫”,表明作者过着淡泊名利、简朴生活的人生观。 第三句“半世未除三件事”,表示作者一生未曾做过的三件事。 第四句“一身常作两般人”,说明作者在生活中经常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 第五句“负薪踏破云霞片”,描绘了作者辛勤劳作的场景。 第六句“把钓忘机鸥鹭亲”
【赏析】 这是一首自述诗。诗人以自己一生的贫苦生活为题,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首联“穷乏终身岂怨天,英豪颠倒古皆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感叹。诗人认为,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应该抱怨上天。在历史上,英雄豪杰往往也会经历坎坷,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规律。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又揭示了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贫居自述》,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通过描述诗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及其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情趣。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仕途的淡漠。 注释: - 敝庐(bì lú):破旧的房屋 - 山色朝昏淡复浓:山的颜色在清晨和傍晚时显得朦胧而多变 - 雨细池塘春草绿:春日里雨丝细密,池塘边新长出的春草显得翠绿 - 更深茅屋夜灯红:深夜时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自述》。 首句“耕读渔樵事不闲”,描述了王维在农耕、读书、钓鱼和打柴等生活中,从不懈怠。这里的“耕”指的是耕种,“读”指的是读书,“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砍柴,这些都是农民的基本工作。而“事不闲”则表示这些农事活动都不空闲,都在忙碌之中。这一句表达了王维勤劳务实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山云水月趣何悭”,描述了王维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的“山云”指的是山上的云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安分赢馀不妄求,有情山水任优游 释义与译文:安于本分,不贪心追求多余之物,有情感的人喜欢欣赏山水景色并尽情享受它们的乐趣。 关键词注释:安分 - 安于本分,不贪图非分之财。赢馀 - 指多余的财富,这里指的是物质上的富足。妄求 - 过分追求。有情 - 有情感。山水 - 自然风景。优游 - 悠闲自在。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乱盖芦花屋数椽,幽栖应不近人烟。 - 解释:搭建了用芦花覆盖的简陋房屋,隐居生活应该是远离尘嚣的。 - 注释:乱盖,杂乱地建造;芦花,这里指用芦花覆盖;数椽(chuán),几根梁。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简陋的居住环境,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清贫和坚韧的性格。 2. 光笼翠柳寒潮月,香锁红梅古洞天。 - 解释:月光照亮了翠绿的柳树
【注释】 百年穷达梦中过,打算人生有几何:一辈子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如同在梦中一样。 金马玉堂忧不少,竹篱茅屋乐偏多:在金马门和玉堂里忧愁的人很多,而在竹篱茅屋中快乐的人却很少。 赊壶美酒当花酌,得首新诗凭树哦。 除去两条名利路,免教闲脚走奔波。 【赏析】 此词以《贫居自述》为题,写诗人对贫富的淡漠态度,表现了他鄙弃功名利禄、热爱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上片“百年穷达梦中过”,点明自己对穷通看得很开
【解析】 本诗首联“清浊难分圣与贤,醉来深愧洞中仙”,诗人以“清浊”为喻,指出圣贤的品格和世俗的品格难以分辨,自己虽然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却像醉酒后深悔自己误入道门一样,对仕途的得失感到愧疚。第二联“病多愿畜君臣药,贫极须求子母钱”,诗人自叹年老体衰、官运不济,只好向朝廷请求一些药物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同时,由于家无余资,连养儿育女的钱都没有,只能向官府乞讨。第三联“饥鼠觊觎囊里粟,蠹鱼钻破案头篇”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欲从何处避风波,倚竹依松结草窝。 - 注释:想要找一个地方避开世间的风波和纷扰。 - 赏析: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难和困境时的无奈,渴望找到一个可以暂时安身立命之所。 2. 两字利名羁不得,一生贫窭奈无何。 - 注释:名利二字束缚着我,让我无法摆脱;一生贫贱又无可奈何。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对于名利的追求让他感到束缚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生活困苦,但依然保持乐观心态的诗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贫居自述 - 这是诗的标题,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2. 诗肠吟渴若为浇 - 诗人的诗肠被饥渴所困扰,不知道如何来缓解。 3. 水月天分满瓦瓢 - 这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述。他的生活条件很差,就像水月一样清澈透明。 4. 题竹有诗情自适 -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诗人仍然能够找到乐趣。他喜欢在竹子上题字作诗
注释: 1. 落红:指秋天飘落的树叶,也泛指落叶。 2. 石苔斑:指青苔覆盖在石头上,显得有些脏乱。 3. 幽兴:闲适的心情。 4. 米价:指大米的价格,也泛指物价。 5. 芋折:指将芋头当作粮食出售。 6. 酒钱:指酒的费用,也泛指生活费用。 7. 瓦背:屋瓦的背面,也指屋顶。 8. 严霜重: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9. 床头破被单:指破旧的被子和床单。 10. 粮屡绝:粮食连续断绝。 11.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在贫困生活中的坚韧和乐观。 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1. 有剩清闲不用偷,柳边花外任优游 - 注释:我还有空闲,不用偷偷地去做其他的事情,可以在柳树旁、花丛中随意游玩。 - 赏析:这里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时间的珍惜,即使生活拮据,也能享受闲暇时光,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2. 三朝缺酒将成病,七日无粮未足忧 - 注释:连续三天没有酒喝
【注释】 1. 子美: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为官至左拾遗,后弃官,寄居成都草堂,生活清苦。囊空如洗(囊空虚),指生活贫困。2.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田园。3. 门偏巷僻常关闭:指杜甫家门前偏僻,常有盗贼出入。4. 破屋云遮尚未消:指杜甫所住的茅屋被云雾遮住,仍难以遮蔽风雨。5. 葛巾方外任逍遥:用《庄子·让王》中的故事,葛巾是古代的头巾,此处指道士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属于古诗鉴赏题型。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来理解分析。 “贫居自述”是全诗的序言,点出诗人生活的环境。第一句“贫居喜得有芳邻,早晚盘桓道味亲”,写诗人居住在清贫之中,但喜欢结交邻里,早晚与邻居交往,使诗人感到亲切。第二句“数盏香醪同伴酌,半篮嫩笋共尝新”,写与邻居一起喝酒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贫居》。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详细注解,并附上赏析。 注释: 1. 吩咐山妻快煮茶:这是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嘱咐。“吩咐”意味着他希望妻子迅速为他准备茶,显示出他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妻子的依赖。 2. 儿师今日到吾家:这句描述了客人的到来,"儿师"可能是指教书的老师或朋友,"今日到我家"则表明今天有客人来到他的家中。 3. 煮升白米粗粘饭:这里提到了米饭
这首诗的作者可能是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诗人,他描述了自己居住在偏远乡村的生活状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和赏析: 1. 市远家贫岁又荒,无鱼无肉只家常。(“市远”指城市远离,生活不易;“家贫”表示家境贫寒;“岁又荒”可能指的是年景不好,食物匮乏。) - 注释:描述诗人生活在城市,但远离市集,经济困难,只能以简单的食物为生,如鱼和肉已不常见。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城市中的贫困生活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甘受寒酸到白头,懒无心事谒王侯。 - 甘受寒酸:愿意忍受贫穷和清贫的生活。 - 到白头:形容年老,此处暗示了诗人长期的贫困生活。 - 懒无心事谒王侯:表示对于追求名利的不感兴趣。 2. 非因酒瘦因诗瘦,不为贫忧为道忧。 - 非因酒瘦:不是因为喝酒而变得憔悴。 - 因诗瘦:是因为写诗而消瘦,说明诗人经常沉浸在诗歌中。 - 不为贫忧:不是因为贫穷而忧虑。 - 为道忧
【译文】 贫穷得非常清苦,三天没有两日的粮食。经常借鸢鱼来满足我的饥饿,惯于饱食风月来滋养我那诗歌的心肠。草遮住幽深的小路上长满青翠,花围绕着稀疏的篱笆散发出阵阵清香。近来的风味特别好,绿衣新笋紫芽姜。 【注释】 鸢:一种鸟类;鱼:水生动物;道限:指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遭遇;风月:指美好的景色和事物。绿衣:指蔬菜等植物;新笋:指刚发芽的竹笋;紫芽:指紫色的菜芽。 赏析: 这是作者自叙家境贫寒
【注释】 1. 略得吾儒:指读书人应当以儒学修养。主静方:专心致志于学习,求得学问。 2. 绝粮多日未慌忙:粮食断绝了多日,但并不感到慌乱。 3. 赊酒来时兴渐狂:指赊酒来时心情渐渐兴奋、狂放。赊(shē)——赊欠;兴渐狂——心情逐渐变得狂放。 4. 星霜偷睥睨(bì nì):借指白发苍苍。 5. 破窗风月敢相将:借指诗人敢于在风雨中吟诗作对。相将——相伴。 6. 近来诗酒俱无赖
【注释】 得丧穷通:得失、穷达。我自知:我自知道。安贫乐道:安于贫困,乐于守节。沙明水碧:沙洲明亮,水色清澈。堪供钓:可以钓鱼。云白山青:白云朵朵,青山青青。闲与山僧同采药:空闲时与山中的僧人一起采药。兴随野老共观棋:兴致随着乡下的老人一起观看下棋。相逢:相遇。燕市:燕子市。胡姬:胡人女子。 【译文】 自己知道自己的得失和穷通,安于清贫,乐于守节,才是男儿本色。 沙洲明亮,水色清澄,可以钓鱼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诗句大意,再注意关键词句提示,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最后要注意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20字,不超过100字,不能出现错别字。 “养拙林间不出门”的意思是:在隐居山林,不出门,过着养拙的生活。 “晓窥书史夜窥园”的意思是:早晨起床后便去读书看史书,到了夜晚便到园子里去观赏花草树木。 “敝裘一饮堪冲雪”,意思是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无欲无忧且自然 - 无欲:指没有欲望。 - 无忧:指没有忧虑。 - 自然:指遵循自然的规律,不做作,不造作。 2. 草堂痴梦破青毡 - 草堂:古代文人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住所或他想象中的隐居之地。 - 痴梦:比喻对某种事物或理想状态的痴迷。 - 青毡:指青色的毡子
【注释】 贫居自述:作者写这首诗时,正处在他一生中最为潦倒之时。当时作者已五十多岁,官至左司郎中,却因直言极谏,被贬谪到吉州。此诗即作于此时。一个:指“一身”或“一人”。茅庐:简陋的住所。风月:这里借指自然风光。吟边:吟诵诗歌的地方。行藏:出处,即仕宦的出处和去向。都由我:都随我的意。穷达:贫穷与显达,指人的境遇。汉武:汉武帝。延寿药:传说中能使人延年益寿的仙丹。邓通:西汉时的富商
这首诗是一首自述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贫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休道贫居不称情,从来天道有枯荣。 注释:“不要说贫居生活不称心,因为自古以来,天意就注定了万物会有生长繁荣和衰落凋零。" 赏析:这是诗人对自己贫居生活的坦然接纳,他相信天意的安排,即使生活贫困,也会有一定的道理。 2. 结窝须要求安乐,履道还应向坦平。 注释:“建巢时需要追求安宁舒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鹤》,描述了作者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人皆做得好生涯,我独生涯做便差。” 这句话反映了社会普遍的成功标准和作者的个人选择之间的差异。在社会中,许多人都能找到一种能够确保他们生活安稳、成功的事业或职业。而作者则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通过修行来追求精神上的成就,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非主流的选择。因此,他的生活方式与普通人大相径庭,可以说是“差”的。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欲钓无钱买钓舟,欲耕无剑买耕牛。 - 注释:想钓鱼却没有钱去租船;想耕作却没有武器去购买耕牛。 -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条件缺乏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通过对比想要实现的愿望(如垂钓和耕作)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情况(缺少工具),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2. 诗书有味拈毫笔,富贵无缘弄酒筹。 - 注释:尽管诗书读起来很有意义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深沉、细腻、含蓄见长,被誉为“诗鬼”。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米债方酬酒债催”,意思是说我现在的生活状况,就像欠了米债和酒债一样,虽然我努力偿还(米债),但是酒债的压力却更加严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生活的窘迫和经济上的困扰。 - “醉魂醒了又饥来”,意思是我已经醉过一次了(因为酒债),现在我清醒过来,又有饥饿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