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卜居
译文
屈原被流放后,三年不能和楚王相见。他竭尽智慧效忠国家,却被谗言谤语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见太卜郑詹尹问卜说:“我对有些事疑惑不解,希望通过您的占卜帮助我分析判断。”郑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去龟甲上的灰尘,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屈原说:“我宁可诚恳朴实、忠心耿耿呢,还是迎来送往、巧于逢迎而摆脱困境?宁可垦荒锄草勤劳耕作呢,还是交游权贵而沽名钓誉?宁可毫无隐讳地直言为自己招祸呢,还是顺从世俗贪图富贵而苟且偷生?宁可鹤立鸡群而保持正直操守呢,还是阿谀逢迎、强颜欢笑以侍奉那位妇人?宁可廉洁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还是圆滑诡诈、油滑适俗、趋炎附势?宁可像志行高远的千里驹呢,还是像浮游的野鸭随波逐流而保全自身?宁可与骐骥并驾齐驱呢,还是追随那劣马的足迹?宁可与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同鸡鸭在地上争食?上述种种,哪个是吉哪个是凶,哪个该舍弃哪个该遵从?现在的世道混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千钧是轻的;黄钟大吕竟遭毁弃,瓦釜陶罐却响如雷鸣;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明之士则默默无闻。唉,沉默吧,谁人能知我廉洁忠贞的心哪!”
郑詹尹于是放下蓍草抱歉地说:“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了的时候;术数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难解之理。您还是按照自己的心志,实行自己的主张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介绍
《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屈原所作,而现代学者多以为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后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歌颂了他坚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全文以屈原问卜开篇,以詹尹“释策而谢”的答语收结,中间以连珠式的对立设问的语句贯穿,文采斐然,往复盘旋,八对设问,一以贯之,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虽铺陈夸饰,句式整齐,却不板不散,亦无重复之嫌。
注解
卜居:占卜自己该怎么处世。卜,占卜。居,处世的方法与态度。
放:放逐。
复见:指再见到楚王。
蔽障:遮蔽、阻挠。
太卜:掌管卜筮的官。
因:凭借。
端策:数计蓍草。端,数也。拂龟:拂去龟壳上的灰尘。
悃(kǔn)悃款款:诚实勤恳的样子。
送往劳来:送往迎来。劳,慰劳。
大人:指达官贵人。
偷生:贪生。
超然:高超的样子。高举:远走高飞。保真:保全真实的本性。
哫(zú)訾(zī):以言献媚。栗斯:阿谀奉承状。栗,恭谨,恭敬。斯,语助词。
喔咿儒儿(ní):强颜欢笑的样子。
妇人:指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她与朝中重臣上官大夫等人联合排挤馋毁屈原。
突梯:圆滑的样子。滑(gǔ)稽(jī):一种能转注吐酒、终日不竭的酒器,后借以指应付无穷、善于迎合别人。
如脂如韦:谓像油脂一样光滑,像熟牛皮一样柔软,善于应付环境。
洁楹:度量屋柱,顺圆而转,形容处世的圆滑随俗。洁,借为“絜(xié)”,《楚辞补注》引《文选》亦作“絜”。
昂昂: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样子。
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凫(fú):水鸟,即野鸭。一本此字下有一“乎”字。
亢(kàng)轭(è):并驾而行。亢,同“伉”,并也。轭,车辕前端的横木。
驽(nú)马:劣马。
黄鹄(hú):天鹅。
鹜(wù):鸭子。
溷(hùn)浊:肮脏、污浊。
千钧:代表最重的东西。古制三十斤为一钧。
黄钟:古乐中十二律之一,是最响最宏大的声调。这里指声调合于黄钟律的大钟。
瓦釜(fǔ):陶制的锅。这里代表鄙俗音乐。
高张:指坏人气焰嚣张,趾高气扬。
吁嗟:叹息声。
释:放下。谢:辞谢,拒绝。
数:卦数。逮:及,到。
赏析
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屈原哀悯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直,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以决之,遂为此词,发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卜居》《渔父》便是赤壁诸公作俑,作法于谅,令人永概。”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屈原《卜居》,思若涌泉,文如贯珠,妙不容言。”
相关推荐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译文:屈原被流放后,已经有三年没有能再次见到他了。竭尽自己的智慧和忠诚,却仍然被诽谤和陷害。心中充满了困惑和不安,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于是,他前往拜访太卜郑詹尹说:“我有一些疑问,希望能请您帮我解答。”郑詹尹便拿起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开始观察
卜居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注释: 1. 卜居:指以占卜的方式决定居住的地方。 2. 詹尹: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此处指一个智者。 3. 释:放下,放下手中的策略和计划。 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事物的长短不一,各有所长所短。 5.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卜居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注释】: 卜居:隐居生活。 游宦京都二十春:游宦:指在京师做官。游宦京都,指长期在京师做官。 贫中无处可安贫:意谓贫困之极,连一个像样的地方也找不到。 蜗牛:爬行动物,用触角爬行。 硕鼠:大老鼠,比喻贪婪之徒。 容立锥头地:容立:容身;锥头地:锥形的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画出相关的信息,最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归羡辽东鹤”的意思是羡慕那辽东的仙鹤,这一句中“归羡”是羡慕的意思;“辽东鹤”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仙鹤,这里指诗人想归隐山林,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吟同楚执圭”的意思是与楚王的侍臣一样拿着玉笏而吟诵,这一句中“吟同”意为吟诵相同,“执圭”是持圭礼
诗句原文: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翻译与注释: - 浣花溪:位于成都西部的浣花溪是诗人杜甫的草堂所在之地。这里的流水潺潺,环境幽静,为诗人提供了理想的隐居之所。 - 主人为卜林塘幽:诗人选择在这样幽静的地方居住,是因为他厌倦了世俗的纷扰,想要寻找一处能让他远离喧嚣
卜居 在圯上求西舍,隆中买北邻。 种花行造化,移竹试经纶。 注释: 1.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卜居,意为选择住址或决定定居。 2. 圯上求西舍:在圯上寻求合适的住所,以西舍为理想。圯上求,意为在圯上寻找合适的地方。西舍,指西边的房屋或住宅。 3. 隆中买北邻:在隆中(即南阳)购买北方邻居的房子。隆中,地名,位于南阳市。此处代指诸葛亮隐居之地。买北邻,意为购买北方邻居的房子。 4. 种花行造化
卜居 吾求一屋逮两月,贫不谋贵何以图。 朅来自放就穷巷,幸得之喜何敢吁。 颓檐断柱不相缔,瓦堕散地梁架虚。 门无藩闑户不闭,时时犬彘入自居。 主人怜我莫自致,为我补葺加垍涂。 翻翻匠氏乃谁子,颉颃作气厉叫呼。 群庸汹汹助声势,睥睨凌我要我酤。 归来叹息无自得,两日财致酒一壶。 徵多偿少意不惬,弃我忽去如逃逋。 重来阒寂不可问,依旧四壁编空芦。 嗟余虽贫日犹爨,可不善为盎釜谟。 外户不闭古则尔
【注释】 卜居:即《卜居》之诗,作者不详。夏霖:大水,连绵不断的意思。注:积,积聚。灶下秋生鱼:意指久雨之后,家家户户的锅碗瓢盆都满了,秋天时连鱼儿都死了。始来图此不自择:当初来到这个村庄时,并没有选择。坐与蚯蚓俱:坐在泥土里,与蚯蚓一起生活。梁榱:屋梁椽子。日蛀腐:每天被虫蛀。一仆非尔力可扶:一个仆人,并不是你的力量可以扶持的。苟求暂安急旦夕:如果只是要求暂时安稳,那么早晚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注释】 卜居:隐居。 羊肠:指羊肠小道,狭窄曲折。 燕尾:像燕子尾巴一样分叉的水流,形容水流弯曲细长。 青山相领略:在青山中领略风景。 许我一丘云:请给我一块山丘,让我独自欣赏那片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路似羊肠绕”,描绘出了山路弯曲曲折,如羊肠一般盘旋蜿蜒的景象。这既是实写,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道路充满了曲折艰辛
【译文】 卜居屏山下,俯仰三十秋。 终然村墟近,未惬心期幽。 近闻西山西,深谷开平畴。 茅茨十数家,清川可行舟。 风俗颇淳朴,旷土非难求。 誓捐三径资,往遂一壑谋。 伐木南山巅,结庐北山头。 耕田东溪岸,濯足西溪流。 朋来即共欢,客去成孤游。 静有山水乐,而无身世忧。 著书俟来哲,补过希前修。 兹焉毕暮景,何必营菟裘。 【解析】 《卜居》是陶渊明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写隐居的生活
【诗句释义】 1. 【卜居】:古代隐居不仕,常以占卜来选择居住之地。这里指诗人选择了在苕溪旁定居。 2. 【吴越飘零已十年】:吴越,即今江苏、浙江一带。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已经在这两地漂泊了十年。 3. 【侵寻绿发变华颠】:侵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绿发,指年轻时期;华颠,指头发变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说明他在这吴越地区已经度过了很长时间。 4. 【身闲且运陶公甓】:陶公
卜居 自得乐颜居陋室,非论喧嚣市集间。 西山宜托疾,东路便归樵。 穴邃狐情乐,巢完鸟意遥。 居然深隐去,宁待左生招。 【注释】: 卜居:隐居。 自得:自己感到满意、快乐。 乐颜:面带喜色。 宜:适宜。 托疾:假借生病。 东路:东面的路。 穴邃:洞穴深邃。 狐情:狐狸的狡猾之情。 巢完:鸟的巢已经筑好。 遥:遥远。 居然:竟然,居然如此。 宁:岂,难道。 左生:古人对孔子的尊称。 【赏析】:
【诗句解释】 卜居:选择一个地方安家落户。 一区聊解嘲:有一处小宅子,可以解我一时的嘲笑。 清风历历自鸣瓢:风吹过,水面上波纹清晰可见,好像风在摇动一个响着口哨的瓢。 买山作隐吾无取:买下一座山来隐居,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追求。 为黍杀鸡何用招:种庄稼杀鸡又有什么意义呢? 鱼托么荷障斜日:鱼儿藏在荷叶下挡住了斜阳。 箨随新竹上层霄:笋壳随着新长出的竹竿而升高。 个中已了一生事
诗句释义: 自致青云有壮图,且寻詹尹卜幽居。 一杯谁置元王醴,三尺休弹上客鱼。 足下已穿东郭履,胸中犹郁茂陵书。 汉皇夜御金銮殿,岂便无人荐子虚。 译文: 我志向远大,心中充满壮志,现在寻找一个隐居的地方。 一杯酒是谁为你准备的?那元王的醴酒。 三尺琴弦,请不要再弹了,那是上客人鱼。你的脚下已经穿着东郭先生的鞋子了,但是胸中依然充满着像茂陵书一样的学识和智慧。 当皇帝夜晚驾临金銮殿
【诗句释义】: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桑弧蓬矢:用桑木做弓,蓬草当箭。比喻男儿应有所作为。 故国松楸:指家乡的坟墓。松楸:即松木和楸树,都是古代常用来制作棺材的木材。 架搆:建筑房屋的意思。 壁立:形容孤立。 绸缪:比喻夫妻之间相敬如宾。 清世:清廉的时代。薄才:才能不高。 求田问舍:泛指对土地、房屋等财物的贪求。 【译文】: 我像男儿一样拿着桑木做的弓,蓬草做成的箭,但我却离开了我的故乡
卜居 宦海茫茫阔,幽栖洵远图。 折腰原为米,搔首却思鲈。 笳鼓深秋动,田园旧梦无。 干戈方满地,吾辈尚穷途。 注释: 1. 宦海茫茫阔:宦海,指的是仕途,官场。茫茫阔,形容广阔无边。 2. 幽栖洵远图:幽栖,指隐居生活。洵,确实的意思。远图,长远的规划。 3. 折腰原为米:折腰,比喻被迫屈服或屈从。原为米,意思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屈服。 4. 搔首却思鲈:搔首,用手指挠头发,形容发愁的样子
卜居 只忧短发变星星,早葺生涯寄暮龄。 二顷可能轻相印,一区聊欲著玄经。 不嫌野水侵扉绿,更喜寒筠绕屋青。 投绂归来成底事,要驱龙虎遁天刑。 注释: 1. 只忧短发变星星:只担心自己的头发(代表青春年华)像星星一样迅速消失。 2. 早葺生涯寄暮龄:早早地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希望寄托于晚年。 3. 二顷可能轻相印:两顷田可能不足以与自己的地位或成就相匹配。 4. 一区聊欲著玄经
卜居 结屋离黄道,开门对白沙。 一庄千古月,三径四时花。 客至旋沽酒,身闲自煮茶。 相闻虫鸟外,不复听喧哗。 注释: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指的是作者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 - 结屋:建造房屋。 - 离黄道:指靠近或位于黄道附近的地理位置。黄道是古人认为天上星象运行的规则线之一,常用于风水之术。 - 开门:打开门。 - 对白沙:面对着沙滩。 - 一庄:整个村庄。 - 千古月
卜居 丹青不用画吾庐,小小茅茨住近湖。 欲探春风先插柳,要看雪景更栽芦。 野船摇处沙成叠,海雁眠来草似铺。 妆点个中新景致,藤冠布褐老癯儒。 注释: 1. 丹青:古代绘画用色,常用丹、青二颜料。不用:不须、不待。 2. 茅茨(zōu):茅草盖的屋顶,形容房屋简陋。 3. 欲探春风:意指在春天里想要去探寻那风的气息和气息中的美。 4. 雪景:即下雪时的景色。 5. 野船摇处
卜居 久欲谋归力不任,浮云踪迹谩巢林。 功名未入屠龙手,贫贱常怀买鹤心。 月下开门微雨过,楼头闻笛二更深。 世间万事俱陈迹,空倚西风阅古今。 译文: 久欲谋归力不任,浮云踪迹谩巢林。 功名未入屠龙手,贫贱常怀买鹤心。 月下开门微雨过,楼头闻笛二更深。 世间万事俱陈迹,空倚西风阅古今。 注释: 1. 久欲谋归力不任:一直想要回家,但力量不足,无法胜任。 2. 浮云踪迹谩巢林:就像浮云一样
【注释】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汤饼:指祭祀用的祭品。此生老矣益飘零:人生衰老,漂泊无依。汤饼来年又何所:来年祭祀时又有何用?是身如寓敢求安:像寄住在客栈一样,敢问何处才能安居?更筑小轩名以寓:另外建一个小屋,取名“寓”,以便栖身。凭谁叫阍与帝语:请哪位有权力的人士替我通报给天子说一说。阍(hūn):传达命令的人,也称为阍人。客多艰乃如许:客人众多,艰难困苦才这样。水花为客啼红雨
这首诗是诗人归隐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我归万里初无宅”,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诗人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没有自己的家,但他并不感到孤独或寂寞,反而感到自由和宁静。 第二句“凤去千年尚有台”,诗人以凤凰比喻自己,表示虽然已经离开红尘世界多年,但留下的名声和成就仍然让人瞩目和怀念。这里的“凤凰”也象征着诗人曾经辉煌的过去。
卜居 清波照荜门,垂柳拂危轩。 静境偏相慰,鸣禽时一喧。 羡鱼还结网,引水自疏源。 啸傲陶唐世,幽忧不可谖。 注释: 卜居:《诗经·小雅》中有一首《伐木》诗,其中提到“爰居爰处,爰笑爰语”,即指隐居的意思。这里的“卜居”是指隐居生活。 清波:清澈的河水,象征着宁静和纯净。 照:照耀。 荜门:简陋的门。此处指隐居之处。 危轩:高高的阁楼。此处指隐居之所。 静境:宁静的环境。 偏相慰:特别安慰。
卜居 东邻西舍两三家,簌簌墙头落枣花。 惭愧画梁双燕子,笑人今日又天涯。 注释: 1. 东邻西舍:东邻和西舍,指的是邻居。 2. 簌簌:形容风声、雨声或落叶的声音。 3. 画梁双燕子:画着双燕的屋梁。 4. 笑人:讥讽他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邻居家的两三家人、墙头的枣花以及画着双燕的屋梁,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上
【注释】 1. 仙老:指仙人。拔宅去:离开尘世,升仙而去。 2. 鸡:指鸡。天:指天空。 3. 如何:何等、何处。种桃处:种桃花的地方。 4. 鸣吠:狗叫声。依然:仍旧。 5. 我欲:我想。翁:对老人的尊称。来:到来。殊:不同,差别大。少年:年轻。 6. 此山:这山。中可以买:中间有卖山的地方。 7. 愿解腰闲缠:希望解除腰间多余的钱带(表示有钱)。 【译文】 神仙老人拔着仙气飞升而去
【注释】 卜居:隐居。 澹(dàn)幽虚:淡泊,清幽。 先生:此处借指隐士。 长者车:有地位的人的车马。 随杖履:跟随着老人的拐杖和鞋子。 松月上琴书:松树下,月光下,弹琴读书。 消渴:口渴的意思。 文园:汉司马相如的别墅地名。 【赏析】 《卜居》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隐居生活的闲适、恬静,以及与朋友的交往情景。诗中描绘了水光山色之美,门前种柳之乐,夜晚读书的情景
卜居 谁能在雅宜的庭院中吟咏诗篇,即使挥尽行囊也不辞辛劳。 清兴每因尘俗减少,虚名多误贵人知。 堂思杜甫流浪的日子,园想温公独自享乐时。 步步风尘疲劳了老脚,懒随曾点浴乎沂。 注释: 卜居:即定居下来安居,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想要定居的想法。谁家庭院雅宜诗:是谁拥有一个雅静的家庭庭院,适合写诗呢?挥尽行囊亦不辞:即使是挥去所有行囊,我也毫不犹豫。清兴每因尘俗减,虚名多误贵人知
卜居 避寇来城郭,仓皇就此居。 敢思求巨丽,幸得免忧虞。 草舍邻翁过,蔬畦稚子锄。 地偏情未稳,吾自忆吾庐。 【译文】 躲避战乱来到城里,急忙找个地方住下。 不敢奢求大房子,幸运地避免了忧虑。 邻居的草房路过,小儿子在菜地里锄草。 由于地处偏僻,情感尚未稳定,我怀念我的茅屋。 【注释】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卜,占卜,引申为选择、决定、选定的意思。 避寇来城郭:躲避敌人的侵略,来到城里避难。
卜居 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 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 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 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注释: 1. 清山:指清幽秀丽的山林。 2. 何随:如何跟随、选择。 3. 江湖: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4. 懒性:形容生活简朴、性情淡泊。 5. 鹿豕驯:指与鹿豕同处而能保持本性不失。 6. 青桂援:指仙人用青桂为杖,表示超凡脱俗。 7. 紫芝歌
卜居 谁言吾道拙谋身,买得青山绝世尘。 薖轴难忘须是癖,箪瓢犹在末全贫。 林泉不用疑逋客,鹿豕何妨狎野人。 独恨向平休不蚤,几年儿女负松云。 注释: 卜居:选择居住地。 谁言:谁说。 谁言:谁说。 拙谋:不善之策。 买得:购得。 青山:此处指隐居之地,也指诗人所追求的隐居生活。 绝世尘:超脱尘世的纷扰。 薖轴:古代书卷装订时用的一种长木条。 不忘须是:常常怀念。 箪瓢:古代用竹器制成的饭食容器
卜居 历历仙原隔翠岚,幽人杖屦总相谙。 花间流水通泉穴,云外攒峰秘石岩。 得意流连呼鹤舞,闲情来往约僧谈。 生涯剩有长镵在,耕遍烟霞不戒贪。 注释: 1.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 2. 幽人:隐士。 3. 杖屦:手杖和鞋子。 4. 总相谙:总是相互了解。 5. 花间:花草之间。 6. 云外:山外。 7. 攒:堆积。 8. 意:情趣。 9. 禅:佛寺。 10. 长镵(chán):锄头。 赏析:
卜居 荒洲小筑笑焚余,结构新茆再卜居。 性僻故贪鸥鹭侣,地偏犹偪虎狼墟。 寒芦瑟瑟秋张乐,宿火荧荧夜读书。 正忆普天方左衽,此身那得混樵渔! 注释: 1. 荒洲小筑:在荒岛上的小房子,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笑焚余:指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3. 结构新茆:用新的茅草搭建的新房屋,体现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 4. 地偏犹偪虎狼墟:虽然地处偏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审清题目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此题的具体要求。考生要仔细阅读诗作,理解诗人的情感,然后分析出诗句中的意象,最后根据这些意象来赏析诗句。本题中,注意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所以需要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卜居 为爱红尘远,何嗟白屋贫。 琴书唯旧物,花竹有新邻。 偃仰堪吾寄,萧条免盗嗔。 携壶颜巷口,半是问奇人。 译文: 因为喜欢远离尘世的喧嚣,何必叹息自己住在贫穷的白屋之中。 琴书这些旧物都是我珍贵的记忆,而新的邻居们带来了新的活力。 可以悠闲地生活在这个角落里,不必担心盗贼的侵扰。 在颜巷口拿着酒壶漫步,遇见了许多奇特的人。 注释: 1. 卜居:选择一处地方定居下来。 2. 为爱红尘远
【诗句】 卜居 经年避贼寇,迁徙无定宿。有客晨过门,言善君平卜。 长揖前致辞,再拜发龟椟。自从丧乱来,八口滞空谷。 供亿无故人,反噬有僮仆。亲朋多白眼,群奸遥侧目。 入海愁蛟龙,登山畏虺蝮。吾宁居九夷,负矢射麋鹿; 将委心任运,雕零依草木。吾宁请长缨,中原竞驰逐; 将浮沉观变,憔悴匿林麓。吾宁依刘表,附会救饘粥; 抑将说隗嚣,辨论穷反覆。吾宁学杜甫,悲歌以当哭; 抑将效扬雄,清静自投阁
卜居 衣绣原非荣,披褐讵云辱。世无平不陂,道无往不复。 詹尹将拂龟,贾生或赋鵩。何者为吉凶,何者为祸福? 知几有神明,尚其再三告。客闻呀然笑,释策止弗渎。 王绩醉为乡,志和船作屋。在我求其是,到处皆安乐。 七子沉湎同,三闾清醒独。用行君之意,何必问龟壳! 注释: 1. 衣绣原非荣,披褐讵云辱:衣服华丽并不代表光荣,粗布衣衫也并非耻辱。2. 世无平不陂,道无往不复:世上没有一直平坦的
卜居 卜居烟火外,扫径薜萝间。 地僻柴为壁,庭幽雪作山。 白云心自静,落日昼常闲。 薄暮无他事,焚香待鹤还。 注释: 1. 卜居:在这里指的是选择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安静地方居住下来。 2. 烟火外:指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 3. 扫径:清理小路,使道路变得干净整洁。 4. 薜萝:指薜荔植物,常绿藤本植物,攀附在岩石或树木上。 5. 地僻:指地理位置偏僻或人烟稀少。 6. 柴为壁:用柴火搭建墙壁
注释: 卜居:《易经》中的卜卦用语,意为占卜居住之地。 野老蜗牛舍:形容隐居生活像蜗牛一样悠闲自得。 渔翁梭子船:形容渔民捕鱼的小船。 各自不相易:指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互相影响。 同寄一山川:指人们共同居住在这片山水之间。 倏鱼喜浮阳:指鱼儿喜欢阳光照射的地方。 胠泥沙:挖开泥沙。 岂不愿深渊:难道不想生活在深深的地下? 人生各有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 苟欲宅其身,岂不在圣贤
【诗句解释】 卜居:选择住处;卜,选择。 昔人百万曾买邻:从前有百万人曾经买下相邻的邻居。 余何得居清涧滨:我为什么能住在清澈的溪水边上? 邓尉祠前看村社:在邓尉山前的村落里看到村民们祭祀的祠堂。 西堰水畔寻渔人:在西堰水的岸边寻找打渔的人。 三闾大夫独哀郢: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时,独自悲伤郢都。 鲁连先生宁帝秦:战国时期,鲁仲连(又名“鲁连先生”)宁愿去秦国而不是齐国。 乾坤澒洞不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