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
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

【注释】

①翟公门:汉代名臣翟方进的门第。翟公为西汉开国功臣,曾以“吏三百石”自居,后因事获罪,被免官归乡,闭门谢客,不与宾客往来,故称“翟公门”。

②王孙:即《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兮归来”,泛指游子或贵族子弟。

③长安市:指唐代都城长安的市井。

④鸥盟:比喻高洁的友情。

⑤蓬蒿三径:蓬茅草覆盖的小径。三径,泛指偏僻的庭院小路。

⑥萧斋:简陋的书斋。萧,萧条、冷落之意。

⑦四壁篆书痕:墙壁上刻画着篆书的痕迹。指书房中到处是读书的痕迹。

【赏析】

此词写诗人寄给友人江叔廉的一封书信。开头二句点明地点:在风景如画的山村中,主人家鸡犬相闻,门前溪水环绕,山色秀丽,只有梅花盛开在前村。这是一幅典型的田园风光图。接着作者又描写了主人的生活情态:他逍遥自在,过着隐居生活。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江叔廉的性格和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远离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接下来作者又从侧面描写江叔廉的生活状况:长安城中,看花的人群车马喧嚣;而自己却只能远远地观看他们争先恐后、蜂拥而至的情景。这就更反衬出自己隐居生活的清静闲适。

下阕转入正面描写江叔廉的隐居生活:以前他曾到东海上游历,那里的山水景色非常美妙,水南水北都像石头一样坚硬,像温润的泥土一样温暖。他念及自己的鸥鸟盟誓,什么时候能再次重聚呢?现在已到了老年,已经没有精力再游历四方了。最后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我”如今只能在蓬蒿丛生的小路上独自徜徉,心情郁积,需要借助琴酒来排遣心中的郁闷;然而朋友却不了解自己的苦衷,不知道我的萧疏斋室中有雨漏声,墙上有篆刻的痕迹,四壁上都是读书的痕迹。这里既表现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也透露出对友人江叔廉的关心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