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吟习玩。
正枫初散赤,林次霜满。
一棹夷犹,远溯流光,日气尚牵馀暖。
莫愁去后新声冷,人自卷,残烟疏幔。
意空江,几夜秋风,催筑芦花雁馆。
回首三山天外,夕阳遥映处,霞影零乱。
白鸟无言,立尽寒沙,分舆伤心多半。
悠悠千古怀陈迹,梦暗惹、暮情丝贯。
恐移时、或有魂来,今夜小舟归缓。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疏影
- 秋泛莫愁湖
- 游吟习玩
- 正枫初散赤,林次霜满
- 一棹夷犹,远溯流光,日气尚牵馀暖
- 莫愁去后新声冷,人自卷,残烟疏幔
- 意空江,几夜秋风,催筑芦花雁馆
- 回首三山天外,夕阳遥映处,霞影零乱
- 白鸟无言,立尽寒沙,分舆伤心多半
- 悠悠千古怀陈迹,梦暗惹、暮情丝贯
- 恐移时、或有魂来,今夜小舟归缓
译文:
我独自在秋风中泛舟,湖面波纹荡漾。枫叶开始飘落,树林里霜雾弥漫。我乘着小船在湖上缓缓航行,寻找着逝去的时光。莫愁湖边,新曲已变得凄凉,人们纷纷卷起帘幕,仿佛要将余下的温暖留在心中。
然而莫愁离去后,新的声音已经变得冷清,人们也各自卷起了帘幕,将残烟和薄帷挂在心头。我站在江边,看着几场秋季的风,吹拂着芦苇花,似乎都在催促着我回到家乡。
我回望那遥远的三山,夕阳透过云层映照在那里,霞光斑驳。一群白色的大鸟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心事。它们站在寒冷的沙滩上,分不清是悲伤还是快乐。
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在梦中常常想起那些往事,这些梦境让我感到无比的悲伤。我害怕夜晚的到来,因为我担心有灵魂会到来,给我带来一些安慰。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壬午年(1182年)秋天游览莫愁湖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秋色图,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词的开头“疏影”二字,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它既描绘了湖面上的落叶,又暗示了作者心中的孤独与寂寞。然后,词人通过对莫愁湖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热爱。
词人转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描述了自己在湖上的游船、枫叶的飘落以及林中的霜雪,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展现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在词的下半部分,词人开始转向对现实的描绘。他的船只在湖面上缓缓前行,仿佛在追寻过去的时光。而莫愁湖边的景色则成为了他回忆的窗口,新曲的凄凉、人们的卷帘以及残烟疏幔都成为了他心中的画面。
词人通过想象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远方的三山之巅。那里的夕阳映照在霞光中,仿佛是他心中的理想之地。然而,这片美景却无法让他忘记自己的故乡。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思念。
这首词通过描绘莫愁湖的秋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将自己的心情融入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