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
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诗句解释与注释:
-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
- “临风惆怅”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情感状态,即秋风中的孤独和哀愁。
- “一登台”指的是诗人登上高处(可能是指山丘或高台),“黄花次第开”意味着在秋天的背景下,黄色的花朵(菊花)依次绽放。
-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 “名士”指的是那些有才华但不被世俗理解的人。
- “能痛饮”表明这些人喜欢饮酒,享受这种生活态度。
- “世人元不解怜才”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通常不理解甚至不欣赏有才华的人。
-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
- “蕉窗酒醒”描绘了诗人在酒后醒来的场景,窗外可能是用蕉叶搭建的窗户。
- “疏雨”指的是稀疏的小雨,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氛围。
- “石径云深长绿苔”形容了一条覆盖着青苔的石头小路,周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幽静、古老的感觉。
- 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 “摇落”在这里有凋零的意思,描绘了树叶的飘落,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 “寒山秋树冷”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寒冷和萧瑟。
- “啼乌犹带月明来”以鸟鸣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对夜晚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句通过“临风惆怅一登台”传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哀愁;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被误解和不被理解的名士的同情。第三联转向室内场景,通过“蕉窗酒醒闻疏雨”和“石径云深长绿苔”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意境。最后一句则以鸟鸣反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内敛,语言优美而不流于华丽,是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