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花,愁春昼,恼春风。为昼长、风卷花丛。元微已去,星幡谁竖小园东。楼高台曲,朝来喜、未减芳秾。
蝶儿翻,蜂儿闹,莺儿懒,燕儿慵。料都因、春色匆匆。绣床抛却,清眸凝损绮窗中。花茵堪籍,还办取、卧紫眠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侧重考核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着重考核诗歌的情感的体现。答题时注意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特征。重点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概括。
“惜春花,愁春昼,恼春风”一句是说,爱惜春天里那些美丽的花朵,为漫长的春昼而发愁,更被那恼人的春风所困扰。
“元微已去,星幡谁竖小园东”两句是说,元微(指宋徽宗)已经不在了,星幡(指皇帝御赐的旗杆)是谁竖在小花园的东边的?
“楼高台曲,朝来喜、未减芳秾”三句是说,楼高台曲,朝来喜、未减芳秾。这里写的是作者自己登高远望、赏景抒怀的情景。
“蝶儿翻,蜂儿闹,莺儿懒,燕儿慵。料都因、春色匆匆”五句是说,蝶儿在翻飞,蜂儿在闹着玩,黄莺儿在偷懒,燕儿在慵懒。估计都是因为春光太短暂了。
【答案】
译文:
爱惜春天里那些美丽的花朵,为漫长的春昼而发愁,更被那恼人的风吹得团团转。元微已去,是谁竖起了皇帝御赐的旗杆
在小花园的东边?我登上高楼眺望,看到远处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喜悦,但仍然觉得这美景没有减少它的浓重。蝴蝶飞舞
,蜜蜂嗡嗡叫唤,黄莺儿懒洋洋地打盹,燕子懒得动一动。估计都是因为春光太短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起首二句,写惜花之情。开头以“惜春花”点明题意;“愁春昼”,则说明惜花的原因。“为昼
长”、“风卷花丛”,是惜花的具体原因,也是惜花的心情。“元微已去”一句,暗含对宋徽宗的不满情绪。宋徽宗曾于宣和初
年建“宣和殿”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改名为“艮岳”。艮岳是北宋时期最大的皇家园林。艮岳周围有苑囿、亭台,其中建
有御园、御园堂、御园亭等建筑。御园亭内种植奇花异草,栽养珍禽异兽。此外还有“御厨”、“御果园”,供帝后们品尝鲜果。
由于艮岳之盛,宋徽宗经常游幸艮岳观赏景物。他常到艮岳游玩赋诗,还曾命人在艮岳中修建御宴厅。据《建炎以来系年要
录》记载: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人攻陷汴京,宋徽宗随钦宗北迁。不久金兵又攻占了汴京,并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
等皇室成员。此后宋徽宗一直居住在金国。这首词就是宋徽宗住在金国的怀念故国、思恋中原之作。下片写词人自己的观感。“楼
高台曲,朝来喜、未减芳秾”,写词人登台眺望,见朝霞万道,春色满园,心中十分高兴。“蝶儿翻,蜂儿闹,莺儿懒,燕儿慵”,四
句是写春日里的百态昆虫:蝴蝶翩翩飞舞,黄蜂到处叮咬,黄莺懒洋洋地打着盹儿(或称闭眼睡觉),燕子也懒得动弹一下(或
称懒洋洋)。“料都因、春色匆匆。”这两句是说,这都是因为春天太短暂了。结句与上片的结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