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峰屏,喧石濑,沙外晚阳敛。出意疏香,还斗岁华艳。暄禽啼破清愁,东风不到,早无数、繁枝吹淡。
已凄感。和酒飘上征衣,莓鬟泪千点。老去难攀,黄昏瘴云黯。故山不是无春,荒波哀角,却来凭、天涯阑槛。
掩峰屏,喧石濑,沙外晚阳敛。出意疏香,还斗岁华艳。暄禽啼破清愁,东风不到,早无数、繁枝吹淡。
已凄感,和酒飘上征衣,莓鬟泪千点。老去难攀,黄昏瘴云黯。故山不是无春,荒波哀角,却来凭、天涯阑槛。
注释:掩映着山峰的屏风,喧哗着石头的激流,沙洲外面傍晚的阳光已经收敛了。散发出梅花的芳香,与岁月的繁华相映成趣。温暖的鸟儿啼叫着打破了我的愁绪,东风却没有到来,已经有许多枝条被吹落了。
我已经感到凄凉,借酒浇愁,酒洒满了出征者的衣衫,而女子头上的发髻已经被泪水打湿了千百遍。我年岁已高,难以攀登,黄昏时分瘴气浓重的云雾让人心情黯然。故乡的山水并不是不春天,只是在荒凉的江面上响起了哀怨的号角,我只好登上天涯亭的栏杆。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梅佳作。“掩峰屏,喧石濑”,起笔就写景,点明时令为晚春。接着以梅花之出意疏香,比拟岁华之艳丽,既写出梅花的孤标独韵,又暗寓词人的身世之感。“暄禽啼破清愁,东风不到,早无数、繁枝吹淡”,写梅在春风中开放,寒鸦也为之啼鸣,这更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出意疏香”二句化用欧阳修《蝶恋花》词“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句意,将梅花比作雪花。“暄”字形容冬日阳光暖和,“吹淡”二字则暗示梅花盛开时节已渐近尾声。“已凄感”三字承上启下,表明梅花虽美,但已入暮秋,词人因伤离别而倍感凄怆。“和酒”两句是说,酒醉后,词人不禁泪满衣襟,悲叹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老去”三句写词人年事已高,无法再攀登高峰,只能面对昏暗的黄昏和瘴气的浓雾。“故山”两句是写对家乡山川的怀念,但见荒芜的江水发出哀怨的号角声。结尾“却来凭、天涯栏槛”一句,以“栏槛”代指天涯亭,表明词人只能在此地凭栏远眺,寄情遐想。全词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景色及词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词人在晚春时节的寂寞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