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暖玉倚云娇无力,着人处、天香吹袖满。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
莺花正愁梦短。奈一例、华鬘催劫换。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沉香新怨。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诗句释义:

  1. 大圣乐法源寺牡丹
  • “大圣”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道士,与“法源”(佛教的源头)相呼应。
  •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常用来象征富贵和美好。
  1. 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
  • “酣酒妆秾”形容喝酒后脸上带着妆容,显得浓艳。
  • “摸碑廊静”可能指在廊柱上触摸石碑,感觉安静。
  • “梵天”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天堂或神圣的地方。
  • “记旧游”回忆起过去的游览经历。
  • “侧帽西阑”用古风装束,如侧帽、长裙等,在西侧栏杆旁欣赏风景。
  • “露华”指清晨的露水珠。
  • “看花双眼”形容观赏牡丹时专注的眼神。
  1. 暖玉倚云娇无力,着人处、天香吹袖满。
  • “暖玉”形容牡丹花朵如同温暖的玉石一样美丽。
  • “倚云”可能指的是牡丹花朵低垂,像是靠在云朵上。
  • “娇无力”描述牡丹花朵柔弱的姿态。
  • “着人处”暗示牡丹花朵的美丽让人忍不住靠近。
  • “天香”指牡丹散发出的香气,非常迷人。
  • “吹袖满”形容花香四溢到连衣袖都沾满了香味。
  1. 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
  • “忘归去”表示不愿离开这美丽的场景。
  • “油幕半开”可能指的是油灯或油布帘子半开着,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日斜经院”描绘了夕阳斜照在院子里,增添了一丝宁静的氛围。
  1. 莺花正愁梦短。奈一例、华鬘催劫换。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沉香新怨。
  • “莺花”指春天的花朵和鸣叫声。
  • “梦短”可能意味着春天的梦很短,很快就结束了。
  • “华鬘”通常指华丽的装饰品或繁复的礼仪。
  • “催劫换”可能表示时间迅速流逝或季节的更迭。
  • “傍石幢凉雨”可能是指坐在石幢下,听着雨声。
  • “沉香新怨”可能是描述一种悲伤或哀怨的情绪。
  1. 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 “洛阳东风谱”可能在讲述一种与洛阳相关的传说或故事。
  • “怕衔尽”意味着担心所有的花朵都会被风吹走。
  • “蔫红成鹿苑”形容花朵凋零的样子,像被风吹走的鹿苑中的红色花朵。
  • “倾城恨”指因为花的凋零而引起的城市居民的悲伤之情。
  • “也惆怅、避风台浅”可能是表达对这种情景的无奈和伤感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融入了佛教元素和个人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如将牡丹比作暖玉、倚云、天香,以及对花朵的细致描写。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出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体上,诗歌展现了一种古典美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