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前,凭高穷目,空怆神处。几度登临,欷歔酒酹,两点金焦去。南朝往事,东都旧迹,还被断云遮住。走江城、麾兵白下,健儿尽道擒虎。
吴钩且倚,摩洪厓肩,浮玉横江一顾。浪拍矶边,浩茫天际,遥指归舟路。米颠如此,鹤林图里,客况愁听堠鼓。重相问、他年小隐,愿能遂否。
永遇乐 · 登北固山多景楼前,凭高穷目,空怆神处。几度登临,欷歔酒酹,两点金焦去。南朝往事,东都旧迹,还被断云遮住。走江城、麾兵白下,健儿尽道擒虎。
吴钩且倚,摩洪厓肩,浮玉横江一顾。浪拍矶边,浩茫天际,遥指归舟路。米颠如此,鹤林图里,客况愁听堠鼓。重相问、他年小隐,愿能遂否。
注释:
- 多景楼前:位于镇江的多景楼上。
- 凭高:站在高处。
- 空怆神处:心中充满悲伤。
- 两点金焦去:指镇江的金山寺和焦山寺。
- 南朝往事,东都旧迹:南朝(即南宋)的历史和东都洛阳的遗迹。
- 走江城:在长江边上的城市(可能是南京或镇江等地)。
- 麾兵白下:指挥士兵在南京一带作战,白下是当时南京的别称。
- 健儿:强壮的人,这里指士兵。
- 摩洪厓肩:把刀磨得锋利如洪厓(即黄石公),表示自己志向坚定。
- 浮玉横江一顾:像浮在水面上的玉一样横渡长江。
- 米颠:即米芾,北宋著名书画家。
- 鹤林图里:鹤林寺中的图画。
- 客况愁听堠鼓:作为客人,听着远处传来的号角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登上北固山所作。全词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开头两句“多景楼前,凭高穷目,空怆神处。”写自己在多景楼上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悲怆之情。这里的“多景楼”是镇江的一座古塔,也是作者的家乡所在地。
接下来的句子“几度登临,欷歔酒酹,两点金焦去。”则是回忆过去曾经多次登临此地,每次都有深深的感伤。这里的“金焦”是指镇江的金山寺和焦山寺,是当时的重要景点。
诗人又回忆起南朝的往事和当时的东都洛阳,感叹历史变迁。
“走江城、麾兵白下,健儿尽道擒虎。”这几句则描述了自己在长江边上的城市指挥士兵作战的情景。这里的“白下”指的是南京,当时是南宋的军事重镇。
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吴钩且倚,摩洪厓肩,浮玉横江一顾。”这几句描绘了自己拿着宝剑,站在江边眺望远方的情景。这里的“吴钩”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也象征着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米颠如此,鹤林图里,客况愁听堠鼓。”这几句则是回忆过去在鹤林寺中看到米芾的画作,以及自己作为客人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的情景。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