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未远。春风不浅。踏歌声彻令人软。夜寒帘半卷。
红光摇焰融融暖。难为了金尊满。欲上层楼步回懒。恐宵深漏短。
醉太平 · 岁暮,次辛稼轩韵
太平未远。春风不浅。踏歌声彻令人软。夜寒帘半卷。
红光摇焰融融暖。难为了金尊满。欲上层楼步回懒。恐宵深漏短。
注释:
太平未远:太平还没有到来(这里指战争结束,天下太平)。
春风不浅:春风拂面的感觉不强烈。
踏歌声彻令人软:踏歌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村庄,让人感到有些疲倦(“踏歌”,即边行走边唱歌,表示欢乐)。
夜寒帘半卷:夜晚的凉意透过半卷的窗帘透进屋内。
红光摇焰融融暖:红色的火光摇曳不定,给人温暖的感觉。
难为了金尊满:难以抵挡住美酒的诱惑(“金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
欲上层楼步回懒:想要上楼欣赏美景,却因为懒得动而停下脚步。
恐宵深漏短:担心夜晚太晚,漏壶里的水已经漏完了。(“漏壶”,古代用来计时的器具,形似漏斗,中间有孔,可以滴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春夜图景。首句“太平未远”暗示了战争尚未结束,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已经萌芽。接下来的诗句中,“春风不浅”和“踏歌声彻令人软”表达了春天的气息渐浓,人们开始在户外踏歌而行,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然而,夜晚的寒意和半卷的窗帘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冷清与寂寥。
“红光摇焰融融暖”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暖的场景,红火的光芒在夜色中摇曳生姿,仿佛给这寒冷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温暖。这里的“金尊满”更是点明了主人公对美酒的向往,似乎他已经准备好在楼上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欲上层楼步回懒”却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他既想上去欣赏美景,却又因为懒得动而停下脚步。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恐宵深漏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表达了他对夜晚的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怀。
这首词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画面,通过对比和转折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