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步郊坰,劳飞莺燕,垂杨岸移东浦。重回首、黯然断魂,绮席阑珊,旅襟散聚。念黄花、明日秋风零落,太苦。又何如、并携情侣。翠拾芳野,天台得寻云路雨。
每况时、频惊离绪。尽水乡萍逢,尘侵罗袜,浪逐扁舟,争奈任饥冒冷愁归去。嗟此恨无语。还凝伫、新月依依,传将幽素。谁怜锦负年华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理解词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筛选重要信息,并加以组合作答。
“遥步郊坰,劳飞莺燕,垂杨岸移东浦”写词人漫步郊外,观赏春天景物,欣赏莺歌燕舞,垂柳依依。“重回首、黯然断魂,绮席阑珊,旅襟散聚”是说词人回头四望,黯然神伤,酒筵已经结束,游人各奔东西。“念黄花、明日秋风零落,太苦。”意思是想到明年秋天,菊花凋谢了,令人感到难过。“又何如、并携情侣。翠拾芳野,天台得寻云路雨”意思是还不如与恋人一起到天台山去,那里有仙境般的环境,可以寻找云雨。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每况时、频惊离绪。”是说每次想到这些,都会使人惊心动魄,思念朋友的心情更加深切。“尽水乡萍逢,尘侵罗袜,浪逐扁舟,争奈任饥冒冷愁归去”意思是说,在水乡萍踪不定,被尘埃污染的丝袜,随波逐流的小船,无可奈何只好忍受饥饿寒冷而归去。“嗟此恨无语。还凝伫、新月依依,传将幽素。”意思是说唉,这种怨恨无言以表,只得凝立凝视着新月缓缓移动,把它的清辉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谁怜锦负年华羽”意思是说:谁会怜悯我这年已三十的人呢?这几句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也是一首感怀之作。全词从送别写到离别的伤感;由离别的伤感写到自己的身世之悲慨;又由自己身世之悲慨写到怀才不遇之感,层层递进,曲折深婉,情意缠绵。
首句“遥步郊圻”,写词人在郊外散步的情景。郊圻,即郊野,指帝王的园林苑囿,借指京城。“劳”字写出了词人心情的忧郁,因为词人是在送别友人之后独自出游的。“莺燕”、“垂杨”、“岸移”、“东浦”,都是写送别时的景色,表现词人的惜别之情,也点明季节为春天。接着词人写送别的场面,“重回首、黯然断魂,绮席阑珊”。这两句是说,他回转身来一望,心中不禁黯然神伤,宴会即将结束,游人纷纷离去。“念黄花、明日秋风零落,太苦。”“黄花”即菊花,这里泛指秋菊。“明日秋风零落”暗含了词人的惜花之情。
上片结语“又何如、并携情侣”,“情侣”就是爱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还不如跟恋人一道回到天台山去呢!“翠拾芳野,天台得寻云路雨”二句是说,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天台山与爱人一起享受云雨的乐趣。
下片“每况时、频惊离绪”,“每况时”是说每次想到这些,都会使词人触景生情,引起内心的痛苦。“尽水乡萍逢,尘侵罗袜”二句,写词人飘泊在外,像水中浮萍一样无家可归。“浪逐扁舟”,则表明词人随波逐流,没有归宿。“争奈任饥冒冷愁归去”,意思是说,无奈只能忍受饥饿寒冷而归,愁肠寸断。“嗟此恨无语。还凝伫、新月依依,传将幽素。”意思是说唉,这种怨恨无言以表,只得凝立凝视着新月缓缓移动,把它的清辉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谁怜锦负年华羽”意思是说:谁会怜悯我这个年已三十的人呢?这几句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
这首词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抒写了离别的痛苦、思友的哀怨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感情真挚动人,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