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窗雨。甚篝灯乍剪,赋情凄楚。听说道、玄菟城边,正秋夜梦长,候鸡啼去。果下前驺,有鬌髻、红妆别部。爱归吟硾纸,小鬟争唱,倚银筝处。
年时酒垆忆否,笑长鲸未似,气还吞虎。记灞岸、分手东西,又席帽催凉,葛衫更暑。才得相寻,便惹起、客愁如絮。剩离亭、伴影无眠,冷蟾十五。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词的上片,写与琢恺话别,回忆当年送其南归的情景,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几番窗雨”三句,写琢恺南归时的情景。“篝灯乍剪,赋情凄楚。”写夜深不寐,倚窗而剪窗花、作诗以遣愁绪之状。“听说道、玄菟城边,正秋夜梦长,候鸡啼去。”写琢恺在玄菟城边梦中醒来,听到鸡啼,方知天亮。这几句写琢恺南归时的情景,渲染出一片凄凉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别意埋下伏笔。“果下前驺,有鬌髻、红妆别部。”写琢恺南归时果下的前驺车中,坐着一位发髻像牛角,穿着红色衣裳的女子。“爱归吟硾纸,小鬟争唱,倚银筝处。”写这位女子喜欢用吟硾纸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让一群侍女为她唱着歌谣,倚着银筝。这几句写琢恺南归时的情景,刻画出一幅热闹繁华的画面。“年时酒垆忆否”三句,写琢恺南归后的情况。“笑长鲸未似,气还吞虎。”写琢恺南归后,仍然像长鲸一样威猛无比。“记灞岸、分手东西,又席帽催凉,葛衫更暑。”写两人在灞桥分手,分别时都身着葛衫。“才得相寻,便惹起、客愁如絮。”是说刚找到琢恺就引发了我的客愁。“剩离亭、伴影无眠,冷蟾十五。”最后两句,写自己独自留在离亭中,陪伴着琢恺的身影一直到月亮升到了十五。

下片,由琢恺南归引出使高丽事。“几番窗雨”三句,承上启下。“年时酒垆忆否,笑长鲸未似,气还吞虎。”承接上片“才得相寻”一句,进一步描绘琢恺归来后的情景。“记灞岸、分手东西,又席帽催凉,葛衫更暑。”承接上片“才得相寻”一句,进一步描绘琢恺归来后的情景。“才得相寻,便惹起、客愁如絮。”承接上片“又席帽催凉”一句,进一步描写琢恺归来后的情景。“剩离亭、伴影无眠,冷蟾十五。”承接上片“又席帽催凉”一句,进一步描写琢恺归来后的情景。

这首词是一首别调双叠体的小词,上下片各四句,每句七字。全词上片主要写别意;下片主要叙及饯别情景。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优美。

【答案】

解连环·送琢恺似南还

几番窗雨。甚篝灯乍剪,赋情凄楚。听说道、玄菟城边,正秋夜梦长,候鸡啼去。(“玄兔”一作《鹊》)果下前驺,有鬌髻、红妆别部。 爱归吟硾纸,小鬟争唱,倚银筝处。(“鬓”一作《鹊》)

年时酒垆忆否,笑长鲸未似,气还吞虎。 记灞岸、分手东西,又席帽催凉,葛衫更暑。(“灞岸”一作《鹊》) 才得相寻,便惹起、客愁如絮。(“絮”一作《鹊》)

剩离亭、伴影无眠,冷蟾十五。(“蟾”一作《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