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了,甚剪花絮柳,尚殢轻寒。困舞瘦腰,银筝慵理雁尘闲。衣篝欲试游情懒。袖华愁裛弓弯。怨春无语,弦凄素轸,泪湿红兰。
苦说芳期太晚。认金钗后约,玉箸前痕。病酒未忺,销愁无计又黄昏。春心不似归心远。断魂应怯闻鹃。故山猿鸟,惊回画烛梦阑。

【注释】

①绛都春:即《绛都春·清明》。

②“甚”:多么。

③“剪花絮柳,尚殢轻寒”:春风虽已暖和,但柳絮、花絮仍被轻寒所困。

④“银筝慵理雁尘闲”:指弹筝的人懒得整理琴弦上落下的雁尘(即雁屎)。

⑤“衣篝欲试游情懒”:衣服想试一试,但游兴很懒。

⑥“袖华愁裛弓弯”:衣袖里沾满泪水。

⑦“怨春无语”:怨恨春天没有回答。

⑧“弦凄素轸,泪湿红兰”:弦音凄凉,泪珠滴在红色的兰花上。

⑨“苦说芳期太晚”:苦苦地说与自己的约定太晚。

⑩“金钗后约,玉箸前痕”:梳妆时发现金钗后面有约会的痕迹,玉箸前面有离别的泪痕。

⑪“病酒未忺”:因生病不能喝酒,心情不痛快。

⑫“销愁无计又黄昏”:没有方法消愁,又赶上黄昏时分。

⑬“春心不似归心远”:春天的心不如归乡的心遥远。

⑭“断魂应怯闻鹃”:断魂之人怕听杜鹃鸟啼声。

⑮“故山猿鸟”:故乡的山间猿鸟。

⑯“惊回画烛梦阑”:惊醒了梦,梦已经到尽头。

【赏析】

《绛都春》是一首伤春词。全词以写伤春之景为主,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上片起首三句点明时节:“清明过了,甚剪花絮柳,尚殢轻寒”。清明过后,天气转暖,柳絮和花瓣却还被轻寒缠身。作者以轻寒为线索,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出春天的短暂。接着两句写自己的心情:“困舞瘦腰,银筝慵理雁尘闲”。作者用“困舞瘦腰”来形容自己的身体状态,同时借“银筝慵理雁尘闲”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依恋之情,因为自己无法弹奏那优美的乐章。这两句既描绘了作者的形象,又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接下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衣篝欲试游情懒。袖华愁裛弓弯。”作者想要尝试一下春天的游玩之情,但是却因为心情不好而变得懒散。同时,他的衣服袖子上的水珠就像弓弯一样弯曲,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自己的处境的感叹:“怨春无语,弦凄素轸,泪湿红兰。”他对春天充满了怨恨,因为没有回应自己的约定,同时也因为他的心情变得悲伤。他的泪水打湿了红色的兰花,这更增加了他对春天的哀怨。

下片开始两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苦说芳期太晚”,他抱怨自己与春天的约定太晚,无法实现。接下来两句则是他对自己身体的担忧:“认金钗后约,玉箸前痕”,他担心自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因病去世,留下遗憾。然后他又感叹自己的疾病无法治愈:“病酒未忺,销愁无计又黄昏”,他觉得自己的疾病无法消除,也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接着又是一句叹息:“春心不似归心远。”他觉得自己与春天的心境不同,无法像归乡的人那样感到安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的无奈情绪:“断魂应怯闻鹃,故山猿鸟,惊回画烛梦阑。”他害怕听到杜鹃鸟的叫声,害怕听到故乡的猿鹤之声,这些都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助。他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恐惧,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梦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春天的到来。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对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无奈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孤独和困境中对生活的绝望和无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