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柏脂枯,红桑缬幻,东华芳事惊心。金水桥西,依然罨画园林。天边梦逐年华换,洗朱铅、露掌愁侵。共销沉。送尽春人,唤尽春禽。
游尘曲涨虚坛静,带宫墙斜转,屧径幽寻。燕啄红巾,莺儿衔得遗簪。御沟蹀躞休题怨,验微潮、晕浅痕深。动孤吟。半是伤春,半是伤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内容要点、把握形象特点和体会重要词语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分析全诗,明确所写的内容,再分析诗歌的主旨,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本诗是一首写春天景物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春景,后两句写人的心情。第一层,写园中的景,“翠柏脂枯”,用“脂”字暗喻草木之繁茂。“红桑缬幻”,“缬”是一种织锦工艺,“幻”是说颜色鲜艳多变。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色。第二层,写人的情,“东华芳事惊心”,意思是东华园内盛开的花朵使词人的心境为之震动。“金水桥西,依然罨画园林”,金水桥在元代大都城中,是皇帝出行时必经之路。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第三层,写游人与游莺的情态。“天边梦逐年华换”,意思是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梦境也随之而变化。“送尽春人,唤尽春禽”,这是说游人已经离去,鸟儿也归去了,只剩下词人在园中徘徊。第四层,写词人的内心世界。“游尘曲涨虚坛静”,意思是游人们踏着游尘,在曲径回廊间穿行。“带宫墙斜转,屧径幽寻”,这里是写游人的活动,从“带宫墙”到“屧径幽寻”,词人的心情逐渐由兴奋而转为平静。“燕啄红巾,莺儿衔得遗簪”,燕啄花枝,红巾被啄破;莺衔花头,花上留有簪痕。这里以燕子啄花为乐,以莺鸟衔花为喜。第五层,词人的感情升华。“御沟蹀躞休题怨”,这句的意思是御河水面荡漾着细波,不要再题咏怨恨之情了。“验微潮,晕浅痕深”,这两句是说微潮荡漾着水面,浅处的痕迹清晰,深处的痕迹模糊。这两句既写眼前之景,又是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动孤吟,半是伤春,半是伤今”。这是说只有借吟诵来抒发心中的哀怨,一半是因为伤春,另一半则是因为伤今。“伤春”是伤春景,“伤今”是伤时运。这两句既是对往事的追怀,也是对今日的感伤。
【答案】
高阳台
翠柏脂枯
红桑缬幻
东华芳事惊心
金水桥西
依然罨画园林
天边梦逐年华换
洗朱铅、露掌愁侵
共销沉
送尽春人
唤尽春禽
游尘曲涨
虚坛静
带宫墙斜转
屧径幽寻
燕啄红巾
莺儿衔得遗簪
御沟蹀躞
休题怨
验微潮
晕浅痕深
动孤吟
半是伤春
半是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