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凫潭买夏,刹海延秋,龙树寻春。霁雪轩窗好,送西山冷日,步屧深尊。少年漫挟豪兴,欹羽倚争墩。乍睡醒昆仑,重寻鹿苑,无地销魂。
犹存。甚风景,叹霜饱花腴,藓篆云根。絮酒浇香冢,借一杯呼起,残唱秋坟。旧人醉郭应笑,席帽逐黄尘。问更几重阳,凄然故国余泪痕。

【注释】

  1. 丙辰: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2. 重九:指重阳节,九月九日。
  3. 孟、番禺:指作者的朋友孟浩然(字少府),唐人,号东篱,又号孟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后人称之为“孟东野”,与王维并称“王孟”。
  4. 陶然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南部,为元大都时期仿照宋代东京汴梁的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建,是一座以纪念陶渊明而命名的园林。
  5. 霁雪:天晴后降下雪。
  6. 西山:指西山风景名胜区,包括香山和玉泉山等地。
  7. 龙树:即玉泉山。
  8. 步屧:步行。
  9. 昆仑:指华山。
  10. 鹿苑:即华阴县的骊山,相传汉武帝在此建上林苑。
  11. 云根:指华山上的云台峰。
  12. 絮酒浇香冢:将美酒洒在坟墓上,表示祭奠。
  13. 黄尘:指尘土。
    【译文】
    回忆旧日游玩,在甲辰年重九同孟浩然及番禺人沈太侔、宗畸到陶然亭聚会,题写了这首诗。
    记得当年在凫潭买了夏天的房屋,在刹海延秋,在龙树下寻找春天。晴天时,送走西山冷日,步行着登上高台。那时少年时随意挟持豪情,欹靠着羽扇倚靠在争墩上。醒来时突然看到昆仑,重新寻找鹿苑,无处消愁。
    还有景物。感叹景色美丽,花团锦簇,绿苔篆刻云台峰。絮酒浇在香墓上,借一杯呼起,唱残歌悲叹秋坟。旧人醉了郭应嘲笑我,席帽追随黄尘。问更有几重阳,凄凉地留下故国的余泪痕。
    【赏析】
    此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的重阳节,是一首怀古之作。词人以“忆旧游”为题,追思当年与友人在陶然亭欢宴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日友情的怀念之情。全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