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浪渺无际,皓月涌冰盘。半帆风意初定,幽思满湖天。四望乾坤清冷。一曲霓裳谁度。清夜杳飞仙。试想广寒殿,娇舞斗婵娟。
越瑶岛,升碧汉,照人间。莫教有缺,惟愿长似此团圆。果是清辉先得。快此扁舟游赏。一醉梦悠然。跨鹤觅佳句,飞破岳阳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与赏析能力。名篇名句式,考查对诗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考生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加以概括。“水调歌头·洞庭秋月”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洞庭湖中秋夜的景致;下片由赏月转入咏怀,以嫦娥奔月的传说为喻,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起用,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本词开头两句:“秋浪渺无际,皓月涌冰盘。”描写洞庭湖中秋月的景致,描绘了一幅浩瀚无垠的洞庭湖秋月图。“秋浪渺无际”,意思是洞庭湖中波涛浩荡,无边无际。“皓月涌冰盘”,意思是皎洁的月亮高悬在冰盘似的湖面上。这两句既描写了洞庭湖中秋月的高远和明净,又暗寓着作者对朝廷的忠心。“半帆风意初定,幽思满湖天。”描写洞庭湖中秋月下,作者乘船游览,心情舒畅。“半帆风意初定”,意思是船帆半张,秋风初定,暗示了作者此时心境的平静。“幽思满湖天”,意思是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思绪,仿佛整个湖水都沉浸在作者的思考之中。“四望乾坤清冷,一曲霓裳谁度?”这两句描写了洞庭湖中秋月下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心情。“四望乾坤清冷”,意思是环顾四周,天地间一片清冷,暗喻了当时南宋朝廷的局势。“一曲霓裳谁度?”意思是那美妙的歌声是谁唱出来的呢?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也是对当时局势的讽刺。“清夜杳飞仙,试想广寒殿,娇舞斗婵娟。”这几句描写了洞庭湖中秋月下,作者想象中嫦娥奔月的景象。“清夜杳飞仙”,意思是夜晚的月光下,似乎有仙人飘然而去。“试想广寒殿,娇舞斗婵娟”,意思是试着想象一下嫦娥居住在广寒宫的情景,她在那里娇艳地跳舞,与明亮的月亮争辉。这几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想象,也是对当时局势的讽刺。

下片开始“越瑶岛,升碧汉,照人间。莫教有缺,惟愿长似此团圆。”这四句是全词的中心部分。“越瑶岛,升碧汉,照人间。”这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越瑶岛”指嫦娥居住的广寒宫。“升碧汉”,即登上天宫。“照人间”,即照亮人间。这几句的意思是:越过了美丽的瑶台,登上了高高的天宫,照亮了人间。“莫教有缺,惟愿长似此团圆。”这两句是对前句的进一步解释。“莫教有缺”,意思是不要有任何残缺,“惟愿长似此团圆”的意思是但愿永远如此完整团圆。这两句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望。“果是清辉先得,快此扁舟游赏。”最后两句是全词的收结之语。“果是清辉先得”,这一句是对前面景色的赞美。“快此扁舟游赏”,意思是趁着这美好的月色,驾着小舟欣赏洞庭湖的美丽风光。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一醉梦悠然,跨鹤觅佳句,飞破岳阳烟。”这两句是全词的结尾部分。“一醉梦悠然”,意思是借着美酒畅饮,陶醉在这美好的梦境中。“跨鹤觅佳句,飞破岳阳烟。”这两句的意思是骑着仙鹤去寻找美好的诗句,让它们从岳阳楼飞过,消散在茫茫的烟雾之中。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想象,也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

【答案】

秋浪渺无际,皓月涌冰盘。

半帆风意初定,幽思满湖天。

四望乾坤清冷,一曲霓裳谁度?

清夜杳飞仙,试想广寒殿,娇舞斗婵娟。

越瑶岛,升碧汉,照人间。

莫教有缺,惟愿长似此团圆。

果是清辉先得,快此扁舟游赏。

一醉梦悠然,跨鹤觅佳句,

飞破岳阳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