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鬓,韶光暗去,怕难支、羁怀情绪。自听沙弥拂玉轸,缭垣低处。恍潇湘、泪啼姚女。
灞亭秋老,枫江雁叫,入清商、弹来如许。飒飒凄凉小窗下,浑疑烟雨。问梅花、此情谁诉。
【注释】
①东风吹鬓:形容春天的东风吹拂着人们的头发,使人感到春意。
②韶光暗去:美好的时光渐渐消逝了。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③羁怀情绪:被羁绊束缚的心情和情绪。
④沙弥:佛教僧人。玉轸:琴弦。
⑤缭垣:高耸的城墙。
⑥潇湘:潇水和湘江,在今湖南一带,这里泛指湘水。
⑦姚女:指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姚姬,这里比喻女子的美貌。
⑧灞亭秋老:指灞桥边秋色凄清。灞桥,在今陕西长安南,为古代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故址多杨柳。
⑨枫江雁叫:指秋天江边的枫树叶红如火,雁儿飞过江面发出叫声。
⑩飒飒:形容秋风声。凄凉小窗下:形容秋风声使小窗户显得更凄凉。
⑪问梅花、此情谁诉:询问梅花,自己这愁苦的情怀该向谁倾诉呢?
【译文】
春风催动我的头发微微泛白,美丽的春光也悄悄逝去,我怕难以支撑住羁绊的胸怀和情绪。只听得寺里的小和尚轻抚琴弦,弹奏出那悠扬的曲调,那缭绕的围墙近在咫尺。恍然之间,那潇湘河边,泪水洒落如同那美丽的姚姬。
那灞桥边秋色凄清,江边的枫叶红得如火如荼,那大雁飞过时鸣叫声不绝于耳。在这凄冷的秋风中,我独自坐在窗前,听着这凄凉的声音,仿佛置身于烟雨之中。请问梅花啊,你可否为我诉说这无尽的心事?
【赏析】
《解佩令·早春听云居寺僧弹琴》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下片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春天里听到寺僧弹琴的情景。词的开头两句“东风吹鬓,韶光暗去,怕难支、羁怀情绪。”就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东风吹拂着人们的发丝,美好的春光悄然而逝,令人感到惆怅,担心难以支撑起自己的羁绊和心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接着词中的主人公又听到了寺僧弹琴的声音,他不禁想起了那些美好的事物,如潇湘河边的泪涕,灞桥秋色的凄清,大雁在江边的啼叫等。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在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最后,词中的主人公又想到了梅花,它是否也能为他诉说这无尽的心事呢?整首词以景物为主,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词人的情感,情景交融,十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