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袅袅波,木叶萧萧下。玉簟感凉秋,银烛怜遥夜。
对影不成欢,泪迸觥船泻。一曲雨零铃,分付知音者。
【注释】
生查子:词牌名。此词调为宋词入乐的曲牌名之一,又名“金缕曲”。《尊前集》卷六载其词有八首,但今存者仅有五首,其中四首是北宋词人贺铸所作。此词为贺词的第四首。洞庭:湖名。在今湖南岳阳市西。波:波浪,浪花。
袅袅:形容水势曲折回旋的样子。
木叶萧萧下:树叶纷纷飘落的样子。
玉簟:用玉装饰的卧席,指床。簟:同“荐”,垫物。
凉秋:秋季凉爽的时节。
银烛:蜡烛的通称。怜:爱惜,怜爱。
对影不成欢:对着自己的影子也不高兴。
觥船: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形似酒樽而小,中空,可盛酒,两边有提梁。
雨零铃:雨滴打在铃声上的声音。
分付:交付、吩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秋夜独饮的情怀。开头两句写秋天洞庭湖上,水波荡漾,树叶萧萧飘落。“波”“萧萧”等词语渲染了秋夜凄清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感凉秋”三句写秋夜的凄凉和作者的感受。秋夜寒气袭人,作者躺在竹席上,被冷气所侵,感到十分不适;而那摇曳不定的烛光又映照出他孤独的身影,使他难以成眠。这几句将景物和人物融为一体,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更写出了作者的感受。
过片三句写酒醉的情景。面对自己的倒影,作者也不高兴了。“泪迸”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饮酒时的失态,表现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
结尾三句写宴席散尽,只剩下自己孤伶伶一人。此时,作者想起了那些知音好友,心中不禁涌起一阵伤感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词以抒情为主,通过描绘一幅秋夜图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词中的意境深远而幽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