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骚。终朝。风号。雨潇潇。周遭。惊乌夜飞迷其巢。叶黄千树飘飖。前路遥。野外雁行高。
说岭梅、早寒怎消。太平气象,声断鸣条。载歌载舞,唯有鸾笙凤箫。心以何而忉忉。影以何而刁刁。云涯回望劳。相思朱颜凋。冷意透霜袍。破愁谁共持盏醪。

【注释】

《醉翁操》是一首乐府曲调,属“清商”曲辞。此诗为作者在寒风萧瑟、雨雪纷飞的深秋时节,与柳溪一起作此词。

萧骚:形容风雨声。

惊乌:受惊吓的鸟。惊乌夜飞迷其巢:指深秋季节,乌鸦因天寒而夜晚飞行迷失了它们的窠巢。

说岭梅:泛指山间的梅花,也即“梅岭”。

太平气象:意谓天下太平的景象。

载歌载舞: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鸾笙凤箫:传说中凤凰和鸾鸟所吹奏的笙箫,此处用以比喻美好的音乐。

忉忉(diédié):忧伤的样子,这里指因思念而忧伤的心情。

刁刁(dāo dāo):忧愁的样子,这里指因思虑而忧虑的心情。

云涯:云海之上,这里指远离尘世。

劳:烦扰,这里是忧心。

相思朱颜凋:指因相思而容颜憔悴。

冷意透霜袍:指因思念而感到寒冷,身上的衣服也变得冰冷。

破愁谁共持盏醪(láo):谁能与我共同分担这令人愁闷的心情?持盏醪:手持酒杯。醪(láo),酒。

【赏析】

《醉翁操》是一首乐府曲名。本词写词人同友人柳溪于深秋时一起赏梅,并作此词以寄情。词中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上片起句点明题旨,寒风飒至,杂以冻雨,天气寒冷。接着三句描写深秋景色,周围景物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寒意之中,只有那高高的野外雁行还在飞翔。“说岭梅、早寒怎消”,说明词人此时正处在深秋,而此时又逢早寒,因此他不禁要问,这样的天气如何能够消除呢?

下片开始,词人便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说:“太平气象,声断鸣条。”太平气象,指的是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景象;鸣条,古地名,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春秋时郑国子产执政,使郑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因此后人称颂他治理国家的政绩。词人在这里借指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希望国家能够太平,自己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两句则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失落之感,他说:“载歌载舞,唯有鸾笙凤箫。”在这太平的时代里,词人的心中却无法平静,因为他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他们正在思念着自己。于是,他便拿起乐器,一边歌唱一边跳舞,希望用美妙的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然而,他发现这种美好的音乐并不能让他摆脱心中的苦闷和忧愁,反而让他更加痛苦。最后两句则是词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他说:“心以何而忉忉?影以何而刁刁?”他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排解心中的忧愁和痛苦。他又说:“云涯回望劳,相思朱颜凋。”他望着天空中的云层,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这种深深的思念使得他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红润,变得苍白无光。

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和关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之情。同时,词中也流露出词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无奈和困惑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