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漏声中。夜雨蒙蒙。一竿晓日透窗红。知是有人楼上坐,鬓影蓬松。
小婢唤匆匆。卷起帘栊。馀音缥缈散西东。仿佛垂杨深处去,几阵香风。
卖花声(词牌名)
消息漏声中。夜雨蒙蒙。一竿晓日透窗红。知是有人楼上坐,鬓影蓬松。
小婢唤匆匆。卷起帘栊。馀音缥缈散西东。仿佛垂杨深处去,几阵香风。
注释:
- 消息 —— 这里指时间或消息的流逝。
- 漏声 —— 古代计时器的一种,利用沙漏来计时。
- 夜雨蒙蒙 —— 形容夜色中细雨朦胧,看不清天色。
- 一竿晓日透窗红 —— 太阳刚刚从窗户透入,光芒映照在红色的窗纱上。
- 知是有人楼上坐 —— 知道楼上有客人坐着。
- 鬓影蓬松 —— 如果用簪子固定头发,风吹过后可能会让头发看起来凌乱。
- 小婢唤匆匆 —— 小婢女急促地叫着,可能是叫客人起床或准备出门了。
- 卷起帘栊 —— 把帘子卷起来,以便看到外面。
- 馀音缥缈散西东 —— 音乐或其他声音的余音缭绕,在空中飘散开去。
- 仿佛垂杨深处去 —— 好像听到从垂柳深处传来的声音,但又说不清。
- 几阵香风 —— 几阵微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清晨,楼上有人听到楼下的动静而起身观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词的开头“夜雨蒙蒙”,描绘出了一幅夜晚细雨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幽静、迷蒙的气氛。接着,“一竿晓日透窗红”描绘了晨光透过窗帘的画面,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也展现了早晨的生机。
紧接着,“知是有人楼上坐”一句透露出楼上有人,可能是朋友或者爱人。这一句中的“知是”暗示了作者对楼上人的猜测。而“鬓影蓬松”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状态,可能是由于一夜未睡或被风吹拂所致。
“小婢唤匆匆”描绘了楼下小婢急急忙忙的场景,可能是因为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通知楼上的人。“卷起帘栊”则是回应楼下小婢的动作,可能是为了查看外面的状况或是想要欣赏窗外的景致。
“馀音缥缈散西东”表达了音乐或其他声音的余音缭绕,给人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仿佛垂杨深处去,几阵香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声音消失的方向,以及那阵阵花香随风传来的景象。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入刻画,使得这首作品既有情感上的共鸣,又有艺术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