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宫螺试手匀。镜中啼笑两难分。生憎蔓草欺罗带,恨杀杨花落锦茵。
秦氏女,宋家邻。相逢还恐不如真。含情欲问残镫事,鹦鹉前头岂得论。
以下是对《鹧鸪天·十样宫螺试手匀》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十样宫螺试手匀。镜中啼笑两难分。生憎蔓草欺罗带,恨杀杨花落锦茵。
译文:
- 用十样的宫螺来调配妆容,尝试着在镜子里观察自己,却发现无论是微笑还是哭泣都难以区分。
- 对于蔓草这种植物,我厌恶它遮挡住罗带,对于无情的杨花,我却恨它落在锦茵上。
- 注释解析:
- “十样宫螺”,指的是古代女子用以装饰容颜的多种化妆品,如珍珠粉、胭脂水等,也象征着女性的华丽与美丽。
- “镜中啼笑两难分”,描述了女性化妆后在镜子前的美丽与哀愁并存的景象,展现了一种矛盾的美。
- “生憎蔓草欺罗带”,这里的“蔓草”可能是指生长迅速、容易蔓延的植物,象征着那些轻易就能侵扰或替代美好事物的不速之客。“罗带”则是一种服饰配件,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的饰品或情感。
- “恨杀杨花落锦茵”,这里的“杨花”指的是春天常见的飞絮,常常被文人墨客用作象征飘零、无常或爱情的象征。而“锦茵”则是华丽的地毯,这里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感受。
- 赏析讨论: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现了一个女性在追求美丽同时,面对外界变化时的复杂心理。诗中的“十样宫螺”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装饰,也隐喻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她们在现代社会中既要保持外在的美丽,又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 “生憎蔓草欺罗带,恨杀杨花落锦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无常现象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些诗句不仅揭示了女性内心的细腻和敏感,还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女性在追求美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