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梅边绮怀,消与东风浅。闲拈红豆背人抛,不怕周郎倦。月底鹅笙炙遍。漏声移、花阶影转。钿尘飘处,春在谁家,繁莺庭院。
掐罢檀槽当筵,刻烛双心短。问谁亲付紫云回,的的珠吭啭。明镜新霜未满。绛都春、疏狂占断。凭教重省,白发青娥,承平弦管。
烛影摇红·握兰簃裁曲图,为释戡题
【注释】:
- 握兰簃(yī)裁曲图:指手捧琴谱在室内弹奏曲子。
- 十载:十年。
- 绮怀:美丽的情思。
- 东风浅:春风轻抚。
- 红豆:相思豆,常用以比喻爱情。
- 周郎: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
- 鹅笙:古代乐器名。
- 漏声移:漏壶滴水的声音。
- 月阶:台阶。
- 紫云回:形容歌声悠扬,好像天上的云彩飘回人间。
- 珠吭(kēnɡ)啭(zhuàn):象声词,形容歌声清脆悦耳。
- 明镜新霜未满:指人像刚洗过的铜镜一样,没有沾染任何污垢。
- 绛(dànɡ)都春:即唐都曲,唐代流行的歌曲。
- 疏狂:放荡不羁。
- 凭教重省:即使再回忆起来。
- 白发青娥(é):形容年长者仍保持青春美貌。
- 承平弦管:指太平盛世的音乐和乐器。
【译文】:
我与朋友在梅花旁闲谈,十年来满怀深情。
偶尔拈起相思豆背人抛掷,不怕被周郎看破。
夜深时,月下听那鹅笙的美妙音乐遍遍。
漏壶滴答声中,花阶的影子转了一圈又一圈。
仿佛看见钿子上的尘埃随风飘去,
而春天却不知在谁家的庭院里。
当筵上掐罢檀木琴柱的琴弦,刻烛共度良宵,
两颗心紧紧相连,虽然短暂但却刻骨铭心。
我问谁能亲昵把紫云带回?
她的声音如珠般的婉转动听。
新梳的发髻上还残留着早晨的霜,
绛都春曲中透露出我疏狂的性格。
即便让岁月再次回到过去,
我也愿意重寻往昔,哪怕只是白发青娥。
在太平盛世中,我们享受弦乐之美。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表达了他与朋友在梅花旁闲谈,十年来满怀深情,偶尔拈起相思豆背人抛掷,不怕被周郎看破。夜深时,月下听那鹅笙的美妙音乐遍遍。漏壶滴答声中,花阶的影子转了一圈又一圈。仿佛看见钿子上的尘埃随风飘去,而春天却不知在谁家的庭院里。
“十载梅边绮怀,消与东风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在梅花旁度过了十个春秋,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已经被春天的暖风轻轻地带走了。这里的“东风”可能象征着春天的气息或者温暖的气息,它轻轻地吹拂着人们的心田,使得那些美好的情感得以释放或消散。
“闲拈红豆背人抛,不怕周郎倦。”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偶尔会拈起相思豆背人抛掷,即使被周郎看破也无妨。这里的“周郎”可能是对某个人的戏称,可能是他的情人或者是他的爱人。这里的“红豆”是一种相思的植物,古人常用它来表达思念之情。
“月底鹅笙炙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月圆之夜,鹅笙的音乐在庭院里传遍。这里的“鹅笙”是一种乐器的名称,可能是由鹅毛制成的一种笙管乐器。这里可能是指有人在庭院中演奏鹅笙,音乐在夜晚弥漫开来。
“漏声移、花阶影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随着漏壶滴答声的移动,花阶的影子也在旋转。这里的“漏壶”是一种古代计时器,通常用来记录时间的流逝。这里的“花阶”可能是指庭院里的台阶或者是花园中的小径。这里的“影子”可能指的是花阶的影子或者是月光下的影子。
春在谁家庭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似乎能看见钿子上的尘埃在空中飘散,而春天似乎隐藏在某个人的庭院里。这里的“钿”可能是一种装饰品,可能是一枚戒指或者是一枚耳环等。这里的“院墙”可能指的是某人的私人庭院或者是某个开放的园林。这里的“春”可能代表了春天的气息或者是春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