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一边。鹭一边。十里红红白白天。画成秋可怜。
花便娟。月便娟。生小吴娃双髻偏。耐郎来唤船。

【注释】:

后湖:指西湖。

鸥边:在湖边的鸥鸟中。

鹭边:在湖边的鹭鸶中。

秋可怜:秋天的景色可怜可爱。

花便娟:荷花美丽。

月便娟:月亮美丽。

生:活着。

吴娃:古吴地方的女子。

双髻偏:女子的发髻偏斜。

郎:对男子的尊称。

来唤船:过来叫船。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幅美丽的西湖夜景图,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第一句写在湖边的白鹭和游鸥;第二句写在湖中的荷花和明月;第三句写活生生美丽的吴娃;第四句写她偏斜的秀美发髻和她娇羞可爱的情态。这四个画面,都以“白”字为眼,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卷。

上片起头两句,点出时间是白日,地点是在后湖。“鸥”与“鹭”,一飞一宿,各有所长,互为衬托。白鹭善游泳,游到岸边,悠然自得,而“鹭边”二字,正说明这是在水边。“红”字,既写出了夕阳映照下的荷花颜色,也烘托出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画成秋可怜”。这里,“画”字用得极妙,把荷花的风姿,比作一幅绝妙的画卷,使人看了,觉得可爱可亲。接下去三句,描写荷花的美态。“花便娟”,形容荷花的颜色鲜艳娇艳,像少女的面容。“月便娟”,形容月光柔和明亮,像少女的眼睛。“生小吴娃”句,是对荷花的赞美,也是对少女的赞颂。吴娃,即古代吴地的美丽女子,此处泛指年轻美丽的女子。她们的头发,编成两种不同的发式,一种偏左梳着,显得俊秀活泼,另一种偏右梳着,显得娴静文雅。作者在这里,显然是要借写荷花和吴娃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最后一句,则直接点出“唤船”二字。这句不仅表明了作者在观赏美景时的心情愉悦,而且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西湖夜泊的情况,因为只有在夜晚,才会有人出来呼唤船只。

下片开头两句,承上启下,写观荷之后,作者产生了联想。“花”与“月”,“便娟”、“偏”等字词,都表现了景物的生动形象。

“耐郎来唤船”,是说有情人终于来到了她的身边。这里的“耐”,就是耐烦的意思。“唤船”,则是请她过来乘船的意思。这两句,不仅使整首词的感情有了归宿,而且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还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

这首词的上半部分,主要是写景;下半部分,则通过写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