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左甘郎归后。倦上征鞍,数声催又。马色侵寒,雁声摇梦下孤堠。月残风晓,呜咽到、萧萧柳。败铎警虚檐,也似此、将停还骤。
依旧。曳惊沙落木,负了玉鞭垂手。郎当自语,向零雨、剑门禁受。莫更赋、曲里黄骢,怕听到、凄凉时候。只断塔栖尘,一样霜中僝僽。
【注】甘郎:指词人妻子。
长亭怨慢(慢,唐时曲名)
自江左甘郎归后。倦上征鞍,数声催又。马色侵寒,雁声摇梦下孤堠。月残风晓,呜咽到、萧萧柳。败铎警虚檐,也似此、将停还骤。
依旧。曳惊沙落木,负了玉鞭垂手。郎当自语,向零雨、剑门禁受。莫更赋、曲里黄骢,怕听到、凄凉时候。只断塔栖尘,一样霜中僝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秋末至冬初。词的开头三句点题,说自从甘州(今甘肃张掖)归来以后,词人就感到厌倦了征行之劳,因为每次出征归来,总是听到几声急促的号角声。接着,词人描写自己骑着马走在荒凉的战场上的情景:“马色侵寒,雁声摇梦下孤堠。”在寒冷的天气里,战马显得有些疲倦,它不时地发出嘶鸣声;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似乎在摇晃着人们做着美梦时的梦境,让人感到有些凄凉。最后三句是全词的重点,词人描绘了自己在战场边的小桥下听到了马铃声的情景,这声音仿佛在警告着自己不要在这里停留太久,因为马上要出发去征战了。
“依旧”两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手法,将战马和落叶比作自己的两个情人,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都感到非常的快乐;但当其中的一个离开时,另一个就会感到痛苦。词人以这样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几句是全词的结尾部分,词人通过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画面:自己在零乱的细雨中骑马经过剑门关。这里的“剑门”指的是今天的四川省剑阁县一带,是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而“零雨”、“剑门禁受”等词语则暗示出词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辛酸。
“莫更赋、曲里黄骢,怕听到、凄凉时候”,是词人的感叹之词。他担心自己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时,会听到马铃声声,想到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这里的“黄骢”是指良马,也是词人妻子的代称,因为他妻子曾经骑着一匹黄色的骏马。最后一句“只断塔栖尘,一样霜中僝僽”,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词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词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非常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词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即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守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