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阔,问悲秋宋玉,赋情何许。见说红衣南岸客,坐受西风老去。残画沧洲,余程水驿,头尾连吴楚。林疏露出,瘦山江上无数。
时节烟景江南,阴阴浓绿,指点春归路。一碧无情千树冷,今剩昏鸦尔汝。客梦灯残,蛩声笛冷,又咽重阳雨。宫沟何处,题红枉费情语。
【注释】
《念奴娇·落叶》——词牌名。又名《酹江月》、《大江东去》、《酹溪月》、《酹亭秋》、《酹亭夜月》、《酹亭秋色》。此调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洞庭波:指洞庭湖水。
问悲秋:犹言问悲天,即感叹时运之不济。
红衣:此处指枫叶。
沧洲:沧海之洲,泛指水畔。
头尾连吴楚:指长江中下游的吴、楚地区。
林疏露出,瘦山江上无数:树林稀疏,露出无数座瘦削的山峰。
烟景江南:指江南景色如烟般朦胧。
阴阴浓绿:草木茂盛,颜色青翠。
指点春归路:点明春天将要来临。
一碧无情千树冷:形容深秋时节,万物凋敝,一片寒意。
今剩昏鸦尔汝:如今只有乌鸦相伴。
客梦灯残,蛩声笛冷,又咽重阳雨:夜深人静时,梦中客居他乡,听着秋风中的蟋蟀叫声和远处传来的笛声,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心中无限凄凉。
宫沟何处,题红枉费情语:皇宫里那道长河,哪里去寻找你的身影?你留下的情话,白白地浪费了。
【赏析】
本篇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晚年孤寂的情怀。全词写景抒情,融自然景物与内心感情为一体。起句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词人看到满山红叶,不禁想起宋玉悲秋赋文的情景。“见说红衣南岸客”,这一句是说,听说在红叶飘落的地方,有位客人,就是当年被贬谪的屈原的后裔宋玉。这位客人,现在坐在船上,看着西风把船吹得摇摇晃晃,已经老去了。“坐受西风老去”这一句,是说这位南岸客人在西风吹来的时候,只能坐着不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残画沧洲,余程水驿,头尾连吴楚”这三句,是说,他的行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直延伸到吴越一带。他一路上所经过的水边风景,都历历在目,好像还残留在他的记忆中。“林疏露出,瘦山江上无数”两句,是说,树林稀疏,露出了无数的山峰;江面上的山峰瘦削而多姿,数不清。“时节烟景江南,阴阴浓绿,指点春归路”三句,是说,江南的景色像烟一样朦胧,草木长得十分茂盛,远远望去,一片青翠的颜色,就像春天即将回来一样;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当中,却只留下了乌鸦相伴。“一碧无情千树冷,今剩昏鸦尔汝”两句,是说,深秋时节,一切都显得那么冷漠无情,千树万树的树叶都变得枯黄、萧瑟了;现在只剩下了乌鸦相伴。这一句中“一碧无情”是说整个大自然都失去了生机,只剩下了死气沉沉;“千树冷”则是说,树木都枯萎了,没有一丝生机。“暮云收尽溢清寒”一句,是说,傍晚时分天空渐渐放晴,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大地;“万里无云镜面宽”,是说,万里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像一面明净的镜子;“千里澄江似练”二句,是说,长江浩渺,宽阔无边,宛如一条白色的绢带。最后一句“空外云峰相失远”,是说在万里无云的天空里,那些云彩像远山一样,高高耸立着。这些云峰,与远方的山峰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词的下阕主要写词人的孤独感。“宫沟何处?”一句是说,宫里的那条小河水流到哪里去了?这是词人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前途未卜的一种无奈。“题红枉费情语”一句,是说,我在这里留下的感情表白,都是白费的了。这里暗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又咽重阳雨”一句,是说,又是一年重阳节下雨的日子过去了。“宫沟”、“枉费”,以及后面的“重阳”,都在表达一种失落感。“客梦灯残,蛩声笛冷,又咽重阳雨”三句,是说,我在客居他乡的时候,常常梦见家乡的景象,听到家乡的声音;可是当梦醒时,只见蜡烛已烧残了;听那蟋蟀叫的声音,也变得凄切而哀婉;再加上外面雨声潺潺,让人感到更加寂寞难耐。
这首词写景抒情,融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于一体。全词写景抒情,融自然景物与内心感情为一体。起句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起首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起首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起首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起首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起首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起首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始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启,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启,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下阕抒情。开篇以“洞庭波阔”领起,引出下文。词的上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