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苔綦迹,落叶诗声,孤檠听雨江关。寂寞鱼龙沧波,独放鸥闲。西风庾愁催赋,剩空园,栖老霜菅。念游旧,有词坛,白雪幕府青山。
楚客悲秋何限,只斑斑,竹泪迸付蕉弹。铜狄摩挲,曾歌汉月移盘。南云梦华重聚,荐吴尊、休泛衰兰。旷吟望,镇哀时、相共岁寒。
声声慢 · 秋雨酬瞻园同年
荒苔綦迹,落叶诗声,孤檠听雨江关。寂寞鱼龙沧波,独放鸥闲。西风庾愁催赋,剩空园,栖老霜菅。念游旧,有词坛,白雪幕府青山。
楚客悲秋何限,只斑斑,竹泪迸付蕉弹。铜狄摩挲,曾歌汉月移盘。南云梦华重聚,荐吴尊、休泛衰兰。旷吟望,镇哀时、相共岁寒。
注释:
- 荒苔綦迹:荒凉的苔藓覆盖的痕迹。綦(qí)迹,指痕迹。
- 落叶诗声:指秋风中落叶的声音。
- 孤檠听雨江关:孤零零地坐在灯下听雨声。檠(qíng),古代用来照明或照字画的器物。
- 寂寞鱼龙沧波:指水波浩渺中的寂寞景象。沧波,指水波浩渺。
- 独放鸥闲:独自在鸥鸟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 西风庾愁催赋:西风吹动,使诗人的忧愁更加浓重,催他创作。庾愁,一种悲伤的情绪。
- 剩空园,栖老霜菅:只剩下空空的花园,里面栖息着苍老的霜草。
- 念游旧,有词坛,白雪幕府青山:回忆过去的游历,曾经在白雪飘飘的文坛上驰骋,与青山为邻。
- 楚客悲秋何限:像楚地的客人一样,对秋天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 只斑斑,竹泪迸付蕉弹:只有斑斑点点,仿佛是竹叶上的泪水落在蕉叶上。
- 铜狄摩挲(sā):用铜狄(古乐器)抚摸着它。
- 曾歌汉月移盘:曾经唱过汉朝月亮从天上移动到盘子上空的歌谣。
- 南云梦华重聚:南方的云彩和梦境中的繁华再次聚集。
- 荐吴尊、休泛衰兰:推荐吴国的尊者,不要在衰败的兰花上泛弄。
- 旷吟望,镇哀时、相共岁寒:我独自吟咏着,总是感慨时光流逝,岁月寒冷,相互陪伴度过寒冬。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孤独感和对往昔岁月怀念之情的词篇。全词以“秋雨”为主题,描写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事业、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荒苔綦迹”便描绘出一片荒芜的景象,苔藓覆盖的痕迹表明这里曾经有人来过,但是如今却已经变得荒凉不堪。接着,作者又描绘出了“落叶诗声”,秋风中落叶的声音,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然后,又提到了“孤檠听雨江关”,一个人在灯下聆听着雨声的情景,更增添了几分孤独和寂寥之感。
第二句“寂寞鱼龙沧波”,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心境。沧波,指的是水波浩渺的地方,而这里的“鱼龙”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第三句“独放鸥闲”,描绘了作者独自一人在鸥鸟中飞翔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自由与洒脱。
“西风庾愁催赋”,西风吹动,使得诗人的忧愁更加浓重,催促着他创作。最后一句“剩空园,栖老霜菅”,只剩下空空的花园,里面栖息着苍老的霜草。这句诗通过描绘出一个荒凉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词的下阕继续描绘了作者的心境。“楚客悲秋何限”,像是来自楚国的客人一样,对秋天充满了无尽的悲伤。接着,“只斑斑,竹泪迸付蕉弹”,只有斑斑点点的竹叶仿佛是竹泪落在蕉叶上的情景,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铜狄摩挲(sā),曾歌汉月移盘。”铜狄是一种乐器,此处可能指用铜狄摩挲着它。而“曾歌汉月移盘”则可能是在歌唱汉朝时的月亮从天上移动到盘子上空的歌谣,这既反映了作者的怀旧之情,也透露出他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向往。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光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是深深的遗憾和思念。
最后一句“南云梦华重聚”以及“荐吴尊、休泛衰兰”则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希望那些曾经的美好能够重现,但现实却是一片荒凉和凋零。而最后的一句“旷吟望,镇哀时、相共岁寒”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尽管岁月无情,但作者仍然愿意与朋友共同度过寒冬,共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