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南台,谩骂董龙,疏弹李猫。为灯笼锦事,不宽彦博,南山集序,几累灵皋。朱凤落南,红狼屡北,战胜归来血洗刀。蛮姬巧,把南征俊句,绣上弓韬。
左江群盗如毛。看竞事春农兵气销。道昔为哥弟,硎牲歃血,今依父母,骑象吹箫。韩固无双,范惟有一,余子谁当一世豪。归须早,坐老夫横榻,细说藤徭。

【注释】

沁园春·寄研荪金陵:词牌名,此为作者自度曲《沁园春》的别格。金陵:今安徽南京。

南台:指北宋时王安石所建的谏院(宰相的办公厅)。谩骂董龙,疏弹李猫:谩骂,随意斥责;董龙、李猫,均为北宋时期的宦官。

灯笼锦事,不宽彦博:灯笼锦,指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发生的“灯笼锦”事件。

南山集序,几累灵皋:指苏轼《东坡志林》中记载的“南山集”。

朱凤落南,红狼屡北,战胜归来血洗刀:朱凤落南,指南宋初年文天祥兵败被俘;红狼屡北,指金军屡次入侵南宋;血洗刀,指南宋抗金名将张世杰率军收复了被元军占领的许多地方,后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蛮姬巧,把南征俊句,绣上弓韬:蛮姬,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女子。把南征俊句,绣上弓韬,意即用南征中的豪迈诗句,绣在弓韬上。

左江群盗如毛:指左江地区的盗贼多如毛发一般。

竞事春农兵气销:竞,争夺;事,从事;春农兵,指春天里耕种土地的士兵;气销,形容士兵们失去了斗志。

硎牲:《庄子·齐物论》:“夫刍豢之味,不足以劝目口,鼎俎之味,不足以养老疾。今且有蓬艾裹鸡,以飨门者,虽有一毫厘之心,亦以为非己之物矣。”

范惟:见《汉书·艺文志》,范晔著有《东观汉记》、《后汉纪》,惟当读作“惟”,意为只有范晔一人。

骑象吹箫:骑象,指骑乘大象;象,指大象。

韩固无双,范惟有一:韩固,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范惟,指范仲淹,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无双,没有第二个,意思是两人各有所长。

藤徭:藤州徭役,指古代岭南地区的徭役。

【译文】

当年我曾在谏院长官厅上随意斥责董龙,弹劾李猫。因他们曾向皇帝进献灯笼锦一事,惹恼了王安石。又因他们曾向皇帝进献南山集序,让皇帝受牵连而多次被罢免。朱凤落南,红狼屡北,战败归来,鲜血洒满刀刃。那些南方民族的女子们巧夺豪夺、英勇无比。左江群盗如毛,争夺着春耕之事,士气全失;争先恐后地参与战事,已没有了往日的锐气。范惟和韩愈各有所长,只有范惟一人。骑着大象吹着萧音,像骑象吹箫一样潇洒自在。如今朝廷只靠我一人主持政事。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词。上片追忆作者在宋朝时与奸臣斗争的经历。下片则抒写对南宋朝廷腐败无能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昔在南台,谩骂董龙,疏弹李猫。”这三句是说作者曾在朝堂上公开指责过董龙、李猫等奸臣。董龙、李猫都是北宋时的宦官。作者之所以敢于这样大胆地斥责这些权臣,是因为当时朝中大臣大多都依附于他们,不敢公开反对。而作者却能这样做,说明他当时还有一定的正义感。

“为灯笼锦事,不宽彦博,南山集序,几累灵皋。”这几句是在说作者曾因为一件小事得罪过当时的宰相王彦博;还有一件关于南山集的事情,也曾经让王彦博受到牵连。作者在这件事上的坚持和勇气,可见其不畏强权。

“朱凤落南,红狼屡北,战胜归来血洗刀。”这三句是说南渡后,作者也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但因为朝廷内部腐败无能,所以尽管取得了胜利,也不得不忍受屈辱。

“蛮姬巧、把南征俊句,绣上弓韬。”这几句是在说作者曾在南征时得到过南方少数民族女子的帮助。这些女子将一些优美的诗句绣在弓韬之上献给了作者。这既表现了作者当时对南方人民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他对南方风情的喜爱。

“左江群盗如毛,竞事春农,气销。”这三句是说左江地区的盗贼众多。当时朝廷为了安定人心,曾下令进行镇压。然而这种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让百姓们更加疲惫不堪。

“道昔为哥弟,硎牲歃血,今依父母,骑象吹箫。”这几句是说从前我们兄弟二人共同奋斗过,现在却只能依靠父母生活。那时我们曾一起并肩作战,如今却只能相互依赖;从前我们曾骑着大象吹着箫音去战斗,而现在只能骑象吹箫。

“韩固无双,范惟有一,余子谁当一世豪?”这三句是说韩愈和范仲淹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其他人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其他学者的不屑之情。

“归须早坐老夫横榻,细说藤徭。”这两句是说希望朋友们早日回来,让我坐在横榻上给你们讲述这段往事。这里的“横榻”是指作者自己的床榻。

这首词通过回忆历史上的一些事迹来抒发自己对当时朝廷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