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衿麝袭。更海样华灯,良宵初七。筝柱十三金雁,宝鬟盈尺。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
正荡妇、高楼倚笛。便迎归甲帐,锁春严密。一霎金戈铁马,翠钿狼籍。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

【注释】

  1. 桂枝香:词牌名。
  2. 己亥年: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3. 寿平:作者自号。
  4. 古微、逊庵:作者的朋友。
  5. 《宛城》;剧名,出自《汉书·游侠传》。
  6. 罗衿麝袭:指女子的衣着华贵。
  7. 良宵:美好的夜晚。
  8. 筝柱十三金雁:指弦乐器筝的十三根琴柱上的装饰物。
  9. 红樨(xi):“樨”同“犀”,一种香料,这里泛指芳香。
  10. 花犹俊:花朵仍然娇艳。
  11. 秋娘未老:意谓少女的青春永驻。
  12. 靓妆明逸:美丽的妆容清新自然。
  13. 荡妇:指妓女。
  14. 高楼倚笛:女子倚靠在高楼之上,吹奏笛子。
  15. 迎归甲帐:迎接归来的丈夫。
  16. 锁春严密:用帘幕将春天紧紧封闭。
  17. 一霎金戈铁马:形容战场上的激烈厮杀。
  18. 翠钿狼籍:《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丫鬟袭人,在宝玉被贾母赶出后,曾与她一起在荣府花园里看花灯,见她“头上珠髻挽着一头黑油油的鬓儿,插着好些簪花儿,拿着块羊脂玉比并的手帕子,大红裙子上,披着白绫子,专等着胜男儿”。
  19. 山眉水眼:眉如远山,目似清泉,形容女子眉宇间有山水的清丽。
  20. 燕支:古代地名,今山西大同附近。此指胭脂。
  21. 秀靥(yè):美丽的脸颊。
  22. 浅颦深笑:形容女子的微笑含蓄而多变。

【赏析】
这是一首赏戏的词,通过描写戏剧中的场景和人物动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全词意境优美,词风典雅,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人词作。

第一段描绘了戏曲开始时的盛况,灯光明亮,音乐声声入耳,演员们身着华丽的衣服,表演得生动活泼。这里的”罗衿麝袭”、”海样华灯”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舞台气氛的热烈和华丽。

第二段则是对戏剧情节的描写。”正荡妇”三句表现了女主角的形象,她美丽动人,如同秋天的少女一样青春永驻。”一霎金戈铁马”则表现了男主角英勇的形象,他的武艺高强,仿佛战场上的英雄。

第三段则是对戏剧高潮的描绘。”浅颦深笑”四句表现了女主角的复杂情感,她时而微笑,时而颦眉,表现出她的多情和柔弱。这里的”消魂无限”更是突出了她的魅力,使得观众为之倾倒。

整首词通过对戏剧的描绘,赞美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