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记寿松堂畔住,卷帘初上朝暾。藕花风露散氤氲。晓屏银烛冷,秋账玉炉温。

水絮风萍真一梦,今宵羁馆重门。故园人远与谁论。苔阶虫琐碎,竹院月黄昏。

常记寿松堂畔住,卷帘初上朝暾。

藕花风露散氤氲。晓屏银烛冷,秋账玉炉温。

水絮风萍真一梦,今宵羁馆重门。

故园人远与谁论。苔阶虫琐碎,竹院月黄昏。

诗句释义:

  1. 常记寿松堂畔住,卷帘初上朝暾。
  • “寿松”可能指长寿的松树,而“堂畔住”则表明作者曾在此处居住。”卷帘”指的是拉开窗帘的动作,而“朝暾”是指早晨的阳光。这两句表达的是作者对过去在寿松堂畔居住生活的回忆。
  1. 水絮风萍真一梦,今宵羁馆重门。
  • “水絮”和“风萍”都是比喻漂泊不定、无根之物,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如同水中飘浮的柳絮或空中飘荡的萍草一样,生活漂泊不定。“羁馆”即羁旅他乡的客栈,表示作者现在身处异地,无法归家,因此有“重门”之叹。
  1. 故园人远与谁论。苔阶虫琐碎,竹院月黄昏。
  • “故园”指作者的旧居或家乡。”人远”暗示作者已远离亲人,难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安慰。”苔阶”指长满青苔的台阶,暗喻作者内心的荒凉和孤独。”虫琐碎”形容夜晚昆虫的鸣叫声,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竹院月黄昏”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月光映照下竹院显得格外宁静,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愁别绪。
    译文:
    常记得在寿松堂畔住过,清晨拉开窗帘迎接朝阳。
    就像水中的柳絮和风中的浮萍一样,人生真是一场梦。今夜我独自住在异乡旅馆中,门前是重重的门户。
    故乡的人们离我远去,我又能向谁述说我的忧愁?苔藓覆盖的台阶旁,小虫们唧唧作响,竹院里只有一轮昏黄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词以淡墨勾勒出一幅离别后游子的孤寂与思念图景。首句“常记寿松堂畔住”,点明了作者对过去在寿松堂畔的生活场景的记忆,充满了怀旧之情。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具体地描述了作者当时的感受:“水絮风萍真一梦”,“今宵羁馆重门”,“故园人远与谁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结尾处,“苔阶虫琐碎,竹院月黄昏”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词的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