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爆竹催佳节,良宵恰当三五。火树花明,星桥彩焕,深巷时闻箫鼓。冰蟾又吐。笑客里年年,总成轻度。此际乡园,有人对景正凝伫。
梅梢消息已透,巡檐和雪探,知惹离绪。元夜风光,中天月色,应忆关山几处。天涯羁旅。乍试罢宜春,旋裁尺素。凭仗春波,便鳞传吉语。

【注释】

殊方:不同的地方。爆竹:旧俗在春节前放鞭炮,以示庆祝。佳节:佳节指春节,即阴历正月初一。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火树花明:形容灯景璀璨夺目。星桥彩焕:指彩灯闪烁如星河桥梁。深巷时闻箫鼓:夜晚,小巷中传来吹打乐器的声音。冰蟾(chán蝉)又吐:月亮像冰壳一样明亮。笑客里年年:笑对家乡一年又一年的客人。冰蟾:指月亮。笑客里:指家乡的客人。总成轻度:总是显得轻盈可爱。此际乡园,有人对景正凝伫:此时,家乡的景色让人思念不已。有人对景:有家人或者朋友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正凝伫:正在沉思。梅梢消息已透:梅花已经凋落。巡檐和雪探:在屋檐下行走,和雪花一起探看。知惹离绪:知道会激起我的乡愁。离绪:离别之情。元夜风光,中天月色,应忆关山几处:元宵之夜的风光,明亮的月光,让我想起远方的家乡,那里有多少山川?几处:几座,许多。天涯羁旅:身居异地的游子。乍试罢宜春,旋裁尺素:刚刚结束宜春令,马上要写一封信寄回家。乍:刚。宜春:古代一种音乐,也用来泛指宴饮。旋:很快,立刻。裁:裁剪。尺素:书信。凭仗春波,便鳞传吉语:希望借助春风的力量,让家乡的人捎来好消息。凭仗:凭借。春波:春天的水,这里用来形容信风吹到家乡。鳞传:像鱼鳞一样迅速传递。吉语:吉祥的话语。

【赏析】

《齐天乐·癸卯人日》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是作者在壬辰重九日(即中秋后第一个重阳节)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词以“人日”为线索,从节日气氛写到家乡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上阕开头两句点出节日气氛。“殊方”与“良宵”相对,“三五”指“元宵”,说明是元宵节。节日气氛热闹非凡,“火树”形容灯焰通明;“花明”则是指灯影缤纷;“星桥”指彩灯交相辉映;“彩焕”则是说灯光灿烂。“深巷”三句写节日中的喧闹声,“箫鼓”之声不断传来。

过片三句写节日中的热闹场景。“冰蟾”指圆月;“笑客里”意谓家乡的客人,因节日之乐而忘怀离别之苦;“总成轻”则写出他们因欢乐而显得更加欢快。

下阕前三句描绘“人日”时的家乡景色,并引出下文的思乡之情。“梅梢”三句,由景及情,写出了“人日”时的梅花已经凋谢,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巡檐和雪探”四字,形象地描写了人们在屋檐下行走,和雪花一起探看的情景,进一步衬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结尾两句写“人日”时的思乡之情。“元夜风光”,既指元宵佳节的风光美丽迷人,又暗含着对家乡风光的怀念;“中天月色”,既指元宵佳节的月光明亮,又暗含着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关山几处”则表示自己身居异地,难以见到亲人团聚的景象。最后两句,以自己的思念来反衬家人的团聚,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节日气氛,以及节日中的种种情景,展现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人们只能通过节日来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