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看山不挂冠,布帆无恙度云关。匡庐九叠都看遍,九子重看画里山。
天澹澹,水漫漫。隔江岚翠袭衣寒。轻舟不住梅根浦,爱向中流数髻鬟。

鹧鸪天 · 江中望九华山

【注释】:

不为看山不挂冠,布帆无恙度云关。

匡庐九叠都看遍,九子重看画里山。

【赏析】:

首句“不为看山不挂冠”,是说诗人为了欣赏九华山的美景,才放下官帽。这里用典出自《晋书·陶潜传》,陶渊明辞官归田后,常常到庐山下饮酒吟诗,他常戴一巾(即方巾),表示自己的高洁和清白。这里用陶渊明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第二句“布帆无恙度云关”,意思是说,我乘着没有损伤的船帆顺利地渡过了九华山。“无恙”在这里是指船没有受损,安然无恙。这里的“度云关”是说渡过了云雾缭绕的关口,暗示了九华山的险峻。这两句通过写诗人轻松地过九华山,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第三、四句写诗人在九华山上的所见所感。“匡庐九叠都看遍,九子重看画里山。”匡庐,指安徽黄山;九叠指的是九座山峰,每座山都有不同的风貌。这里用典出自《南史·隐逸传》:“陶公(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云:‘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时人比之‘楚三闾大夫屈原”。这里用陶渊明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而“九子重看画里山”,则表现了诗人对九华山景色的赞叹。这两句通过对九华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九华山美景的感受。“天澹澹,水漫漫。隔江岚翠袭衣寒。”“天澹澹”形容天空广阔,无边无际;“水漫漫”形容江水浩渺,延绵不断。这两句通过描写天空和江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而“隔江岚翠袭衣寒”中的“岚翠”,指的是山间弥漫的雾气,它们像翠色一样飘浮在江面上,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九华山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这首诗通过对九华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