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逗湘帘,卷映银河浅。翠幕暮寒生,阵阵西风剪。
蟋蟀入床头,似诉幽人怨。清影到梧桐,寂寞闲庭院。

【注释】

斜月:指月亮斜挂。

湘帘(xiāng lián): 一种帘子,用细薄的竹条或苇条编织而成。

翠幕:深绿色的帷幕。

剪:一作“掠”。

蟋蟀(xī shǔ):昆虫名,善鸣,古人常以蟋蟀声来表达幽怨之情。

清影:影子。

梧桐:落叶乔木,秋季叶色变黄,入秋后飘落,所以常用来比喻秋天。

寂寞闲庭院:孤独冷落的庭院。

【译文】

斜挂在天边的月光,轻轻地撩动着湘江边绣着花纹的轻纱帘,帘子映着天河显得那么的浅淡。夜幕降临了,翠绿的帷幕里生出了阵阵寒意,阵阵西风在吹拂。

蟋蟀的声音在床头响起,好像是在诉说着幽人心中的哀怨。那清朗的影子已经落到了梧桐树上,而庭院里显得十分的冷清。

【赏析】

此词写秋夜闺中情景。上片写室外之景,下片写室内之景,两相呼应。

上片开头两句写月色照帘,银河倒映在帘上,帘幕微卷,银河也相应地变得浅淡起来。“斜月”是点题之笔,“逗”,是轻轻拨动的意思。“湘帘”、“银河”都是借物寄情,写出了作者对丈夫的深切思念。“翠幕暮寒生,阵阵西风剪。”这是说,暮霭笼罩下的帐幕中透出一股寒气,一阵秋风在不停地吹过。这两句通过描写环境气氛和自然现象,烘托出闺中人的孤寂心情。“寒”字、“剪”字都表现了环境的清冷,暗示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

下片开始“蟋蟀入床头”一句,从侧面写闺中人的孤寂,“入”“诉”二字运用得极为传神,把蟋蟀的叫声拟人化了,使读者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主人公的寂寞与苦楚。“似诉幽人怨”一句,既交代了蟋蟀入床的原因,又为下句作了铺垫。“清影到梧桐”两句,写蟋蟀叫声传到梧桐树上,而庭院里显得更加的冷清。这两句紧承前文而来,进一步渲染出闺中人孤寂凄冷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寂寞。

全词语言质朴通俗,意境幽美动人,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