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堤路。正落照、欲下城头树。离离草色城阴,前日钿车来处。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
回头海国浮云,难忘是、园林坐石萍聚。唱彻家山浑萧瑟,话几许、零歌断舞。如今又、江深草阁,但添得、巴山一夜语。问飘来、甚处箫声,倚楼应是愁侣。
诗句输出:
平堤路。正落照、欲下城头树。离离草色城阴,前日钿车来处。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
译文输出:
在平坦的堤路上,夕阳西下,想要降落在城墙之上。城下的草色离离,似乎能嗅到从前那位贵妇人乘坐的马车留下的痕迹。微风轻轻摆动,吹拂着我们彼此的心弦,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那离魂的梦境一样,无法唤醒。当我们再次相遇,是在柳树的黄昏之中,她送别了成双的燕子回到了南方。
关键词注释:
- 平堤路:平坦的堤坝之路,可能指的是通往西湖的道路。
- 欲下城头树:似乎要落在城墙之上的树木,给人一种即将结束一天的疲惫之感。
- 离离草色城阴:形容城市的阴霾之下,草丛的颜色显得特别鲜艳。
- 前日钿车来处:指曾经有一辆华丽的马车驶过这里,钿车,一种装饰华丽的车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边的美丽景色和深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不舍。首句“平堤路”设定了场景,而“正落照”则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诗人以“欲下城头树”来形象地描述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接着,通过“离离草色城阴”和“前日钿车来处”两个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经历结合起来,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动感和情感色彩。
诗歌的后半部分,“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比作一位婉约的女子,虽然她温柔地吹拂着,却无法唤醒诗人心中深藏的离愁别绪。“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一句则展现了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哀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巴山一夜语”,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江水流淌的声音,如同夜的低语,为全诗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往昔记忆的回顾,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情感,让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那份深刻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