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万艘下,气象一何多。何人轻掷纱帽,帆影掠天过。鄃上通侯如彼,江左夷吾若此,不奈怒鲸何。挥手谢公等,径欲卧烟萝。
当局者,问何似,此高歌。著书传满宾客,馀事貌渔蓑。贱子平生出处,虽则闲鸥野鹭,十五度黄河。面皱怕窥景,狂论亦消磨。

【注释】

落日:太阳落山,天边余晖。万艘:无数船只。气象:风云变幻的形势。何人:是谁。轻掷纱帽:指周瑜。帆影掠天过:指周瑜的船队飞驰而过。鄃(fù )上通侯:即鲁肃,字子敬。江东:长江以东地区。夷吾:管仲之别称。不奈怒鲸何:意思是说管仲虽然能克制愤怒的巨鲸,但也奈何不了周瑜。谢公:指谢安,字安石。径欲卧烟萝:指谢安想要隐居到烟霞缥缈之处去。局者:指周瑜。何似:怎么样。高歌:大声歌唱。著书:写文章。传遍宾客:指名声传遍各地。貌渔蓑(sōu):穿渔夫的衣服,指隐居生活。《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严光,字子陵,会稽馀姚(今浙江绍兴)人。汉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因与刘秀不和,就归田里,垂钓于富春江,后隐居在浙江桐庐富春江一带。面皱怕窥景:指年老体衰,不能见风景,怕被景物所动。狂论:指狂妄的议论。也消磨:也指消磨岁月。

【赏析】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宋代词人苏轼所作的咏史诗。该词借咏赤壁古事,抒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词意境开阔,风格雄放,气势宏大;结构严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堪称东坡豪放词中一篇佳作。

首句“落日万艘下”,点出时间是傍晚。“下”字用得极为精妙,因为夕阳西下时,水面上的船只已开始陆续靠岸,所以这里说“万艘下”。接着作者描绘当时的景象:“气象一何多。”意思是当时天下大势已定,天下英雄尽归司马氏所有。“何人”二句,写曹操的威风凛凛,势不可挡。曹操曾乘船从北方来,他的军队威震江南,如怒狮般咆哮而来,连周瑜这样的英雄都为之侧目,何况其他人呢?“轻掷纱帽”,写周瑜英姿飒爽,气度非凡。“帆影掠过天际”,写出曹操船队浩浩荡荡,威武雄壮。“鄃上通侯如彼”,“江东夷吾若此”,这两句是苏轼的夸张手法,意在表达自己对周瑜和管仲的仰慕之情。“不奈怒鲸何”,意为周瑜虽勇猛,但管仲能制服他。最后“挥手谢公等”,“谢公”即指谢安。“径欲卧烟萝”,“谢安”又指其隐居的生活。全句的意思是说:我准备像谢安一样隐居山林,过闲散生活。

“当局者,问何似,此高歌。”这三句是说,现在自己正处在这种局面之中,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着书传遍宾客”,意谓自己有满腹经纶,要向人们广为传播。这里的“传遍宾客”,并不是说自己的学问已经传遍全国,只是说自己的文章可以名扬四海罢了。“貌渔蓑”,是说自己打算像管宁那样隐居,过一段清贫的生活。苏轼一生在政治上屡遭贬谪打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是想通过隐居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抱负。

“贱子平生出处”,“贱子”就是“小子”,“贱子”在这里是对苏轼自称的谦辞,表示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没有什么大本事。“平生”指一生。“闲鸥野鹭”,是说自己的一生就像那些闲适自在的鸥鸟、野鸭一样度过。“十五度黄河”,是说自己年轻时曾渡过黄河。苏轼少年时代曾在黄河边上读书,因此说“十五度黄河”。这一句表明自己年少时曾有过雄心壮志,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却一事无成。

“面皱怕窥景,狂论亦消磨。”这是说,自己年纪大了,面容憔悴,连看风景都觉得可怕,更何况还做那不切实际的狂言大语呢!

苏轼一生坎坷曲折,但他总是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首词就是他乐观心态的具体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