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诚难料。叹英雄、未完夙志,天何草草。母子孤孀无人问,谁许王孙哀告。空搔首、难舒怀抱。可也九泉能念我,掩啼痕、独向风前悼。写不尽,招魂稿。
沈忧损性成颠倒。感清天、一声霹雳,阴霾都扫。拯救生民稍援手,泛出慈航仙棹。更无尽、神光普照。虽有覆盆终解释,此生恩、拟向来生报。聊献上,陈情表。

【注释】

金缕曲:一种词调名;

上定郡王筠邻主人:这是一首代别人写的挽词。“上”指皇上,即皇帝;“定郡王”即定郡王李寿;“筠邻主人”是李寿的好友张筠的号。

【赏析】

这是首为友人而作的挽词,抒发了作者对于生死、荣辱的感慨。

上片起首三句,先叹人生难料,感叹英雄未能实现他未竟的志向,上天也匆匆地把他带走。以下两句,说母亲和妻子无人过问,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孤儿寡母的悲哀。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生者不能体恤死者的愤懑与哀怨之情。

下片前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说自己虽然有九泉下的亲人能够想念,但是却不能向他们倾诉心中的哀愁。这一句中,“可也”一词表现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后四句写自己的感慨。“感清天”,是指天空中的雷霆之声,喻意着自己内心的愤怒与不平。“一声霹雳”,比喻的是那些权势之人对自己的陷害和诽谤。“阴霾都扫”,则是说自己心中所有的怨恨与不平都被扫清了。“拯救生民稍援手”,“生民”在这里指的是国家和人民,诗人希望自己的死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一丝希望与帮助。最后,“泛出慈航仙棹”一句,则表示了自己希望能像济世救人的佛祖那样,给世间带来光明和希望。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对于死亡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得到永生。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升入天堂,得到神灵的保佑。

整首词通过诗人自身的遭遇,表达了他对生死、荣辱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