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意俱迟,向晚倚楼闲立。
目极平芜尽处,弄萋萋寒碧。
翩𦒘一鹭下晴空,贴水敛双翼。
不碍鯈鱼游泳,此意凭谁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好事近·春景》。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让我们来看第一句:“云在意俱迟,向晚倚楼闲立。”这里,诗人用“云在意俱迟”来表达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欣喜,而“向晚倚楼闲立”则描绘出自己在春天傍晚时分,独自站在楼上欣赏美景的情景。这里的“向晚”、“倚楼”、“闲立”等词语都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让人仿佛能听到诗人轻轻的叹息声。

第二句:“目极平芜尽处,弄萋萋寒碧。”诗人的目光穿透了平芜的尽头,看到了那一抹淡淡的寒绿。这里的“平芜尽处”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使得原本荒凉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而“萋萋寒碧”则形容了这片绿色在初春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迷人。这里的“弄”字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翩𦒘一鹭下晴空,贴水敛双翼。”诗人描述了一只优雅的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下翩翩起舞,它贴近水面展开双翅。这里的“翩𦒘一鹭”形象地描绘出了白鹭轻盈的姿态,而“贴水敛双翼”则描绘了白鹭在水面上的优雅动作。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句:“不碍鯈鱼游泳,此意凭谁识。”诗人感叹道,白鹭的出现并没有打扰到鱼儿们的游弋,这美好的景色是如此独特,以至于连鱼儿们都感到惊讶。这里的“不碍鯈鱼游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感慨。而“此意凭谁识”则是诗人对于这美好景色的独特理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句传达给读者,但同时也感叹于无法将自己的感悟完全传递给他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传达出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云在意俱迟”、“向晚倚楼闲立”、“目极平芜尽处”等词语,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