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烟直。
一抹平芜瘦碧。
南浦畔、双桨兰桡,抵死催人渡江北。
漫天飞絮白。
肠断江南倦客。
章台路、回首旧游,柳外华灯照坊陌。
俊游渐非昔。
怅露泣娇花,月暗离席,一声珍重安眠食。
便玉勒人去,锦帆风驶,江云迢递过数驿。
绿怀自凄恻。
追忆。
试灯夕。
记镜底薰香,花下吹笛。
春云冉冉愁无极。
待梦里重见,问伊消息。
屋梁落月,怕不似,旧时色。

诗句释义

  • 晚烟直:黄昏时分的烟雾笔直升起。
  • 一抹平芜瘦碧:天空中飘荡着一层淡淡的白色,远处平野上草色显得特别淡绿且瘦长。
  • 南浦畔、双桨兰桡:在南岸的小洲上,一对桨手划着白色的船桨。
  • 抵死催人渡江北:拼命催人过河向北去。这里的“抵死”是极尽劝勉之意,而“渡江北”则暗示了某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离别。
  • 漫天飞絮白:天空中飘满了白色的柳絮,它们随风飞舞。
  • 肠断江南倦客:形容因离愁别绪而感到心肠都碎了,形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章台路、回首旧游:回想曾经走过的章台小路,回忆起旧时光。
  • 柳外华灯照坊陌:在柳树之外可以看到街巷里明亮的灯火。
  • 俊游渐非昔:昔日的风流倜傥已不再。
  • 怅露泣娇花,月暗离席:月光昏暗,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诗人泪洒离别之席。
  • 便玉勒人去,锦帆风驶,江云迢递过数驿:随着马车离去,船上的人也在扬帆远行。江面上的雾气缭绕,仿佛连天际也变得遥远。
  • 绿怀自凄恻: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悲伤。
  • 试灯夕:在元宵节夜晚尝试点燃蜡烛。
  • 记镜底薰香,花下吹笛:回想起镜子里的烛火旁,曾经有人在花下吹奏笛子。
  • 春云冉冉愁无极:春天的云彩缓缓地飘移,无休无止地让人感到忧愁。
  • 待梦里重见,问伊消息:希望在梦中能再次见到她,询问她的最新消息。
  • 屋梁落月,怕不似,旧时色:担心屋梁上的月亮不再是过去的模样,因为它可能已经被新月取代。

译文

晚烟直冲天际,一抹平芜瘦绿如洗。
在南浦边,有双桨轻划,似乎在催促我渡过长江以北。
漫天飞絮如同白色的云朵,让我不禁心生愁绪。
我对这片土地上的疲倦旅人满怀同情。
章台路上的回忆历历在目,柳树外的路灯照亮了整个街道。
昔日的风流倜傥已不再,我独自面对这无尽的哀伤。
惆怅之中,露水打湿了花瓣,月亮也在夜色中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声珍重。
马车离去,船上的人也在扬帆远行。江面上的雾气缭绕,仿佛连天际也变得遥远。
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悲伤,我试图在元宵节之夜点燃蜡烛,回忆过去的温馨。
记得镜子里映出的烛光旁,曾经有人在花下吹奏笛子。
春天的云彩缓缓地飘移,无休无止地让人感到忧愁。
期待在梦中能再次见到她,询问她的最新消息。
担心屋梁上的月亮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它可能已经被新月取代。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从“晚烟直”到“一片平芜瘦碧”,再到“柳外华灯照坊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之地的眷恋与不舍。尤其是“柳外华灯照坊陌”一句,不仅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情感表达方面,诗中的“柳外华灯照坊陌”等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伤。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深深的哀怨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诗的结尾以“屋梁落月,怕不似,旧时色”结束,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无力回天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变化,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