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九州尽处起悲风,汉军落前星。
剩百年花鸟,种愁荒砌,啼血空城。
夜半灵来灵去,海气挟蛟腥。
似诉兴亡恨,铃语声声。
今日红羊又换,算学仙辽鹤,有梦都醒。
对斜阳无语,弹泪满冬青。
渐东流夜潮去急,荡旧时明月下寒汀。
凭谁问,閟重重恨,树靡东平。

【注释】:

  •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遍”、“甘州令”。
  • 郑延平王祠堂:指南宋抗金名将郑京伯的祠堂。郑京伯(1203—1268),字元子,荥阳人。南宋初,以战功累迁至右丞相。后因受奸臣诬陷,被贬为醴泉县尉,终不得志。
  • 梦窗游灵岩韵:即张炎《八声甘州·灵岩陪梦窗先生赋》中的“灵岩”部分,与本词所用相同。
  • 九州:指中国。
  • 汉军:指宋军。
  • 种愁荒砌、啼血空城:用典。“种愁”出自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此处化用其意。“啼血空城”,语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传信到边庭,却见长安落日时,御沟流尽六朝春,胡笳一曲泪沾巾”。此处化用其意。
  • 夜半灵来灵去:指梦中所见。
  • 海气挟蛟腥:指梦中所闻。
  • 似诉兴亡恨,铃语声声:指梦中所见之物。
  • 今日红羊又换:指元兵攻宋的一天。元兵于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攻占临安(今杭州),南宋灭亡,改元至元。此处化用《旧唐书·李密传》:“今皇为天子,何得称‘圣’?”意。
  • 算学仙、辽鹤:指仙人学道,鹤仙乘鹤而去。
  • 对斜阳无语:指面对夕阳而无言。
  • 寒汀:冷沙洲。
  • 閟重重恨:深藏重重怨恨。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全词以梦回故国、追忆往事为脉络,抒发了南宋遗民的悲情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起首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危难的忧虑。“九州尽处起悲风”,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之情;“汉军落前星”,写出了作者对民族危难的忧虑之情。这两句是全词的感情基调,为后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句子,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梦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剩百年花鸟,种愁荒砌,啼血空城。”这三句,描绘了自己在梦中看到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种愁荒砌”和“啼血空城”,都是用典,分别引用了杜牧的诗句和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作者又描述了梦中所见之物——那“似诉兴亡恨,铃语声声”的事物,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里的“似诉兴亡恨”,是化用了杜甫的诗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铃语声声”,则是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钟声断续报黄昏”。这些诗句都是用典,都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担心。
    作者又描绘了现实的景象——东流夜潮、寒汀明月,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回忆。这里的“东流夜潮去急”,是化用了杜甫的诗句“江水东流寄此身”;“荡旧时明月下寒汀”,则是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青枫江上秋帆远”。这些诗句都是用典,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回忆。
    这首词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对民族的危机、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贯穿始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使得整首词更加感人肺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