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初放近清明。
桥边柳色青。
细风吹雨满春城。
声声不住莺。
帘幕卷,纻衣轻。
日高闻卖饧。
相邀结伴踏莎行。
萋萋草又生。

诗句释义

1 小桃初放近清明: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景象,即春天的小桃花开始绽放,接近清明时节(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用于扫墓和祭祖。

  1. 桥边柳色青:描绘了桥边柳树的颜色为青色,增添了春天的色彩。
  2. 细风吹雨满春城:这里的“春城”可能是指城市或城镇,被细风和雨水覆盖,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
  3. 声声不住莺:描述的是鸟儿的叫声持续不断,莺鸟因其清脆的鸣叫声而得名。
  4. 帘幕卷,纻衣轻:这里的“帘幕卷”可能是指窗帘被卷起来,给人一种春季即将过去的感觉;而“纻衣轻”则形容衣物轻薄,可能是因为天气变暖。
  5. 日高闻卖饧: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会听到卖糖人的吆喝声,这是一种传统的小吃。
  6. 相邀结伴踏莎行:这句表达了人们相聚一起,在草地上行走的场景,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7. 萋萋草又生:最后,描述了草地又恢复了生机,意味着春天再次来临。

译文

春初小桃花初开,
桥边柳色绿如洗。
细雨蒙蒙春城湿,
莺歌不断声声催。
卷起帘幕换新装,
轻衣如水透春光。
日高人聚尝甜食,
携手漫步踏芳草。
草木重生春再来。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天景象。诗中从视觉出发,通过对桃花、柳树、细雨以及莺啼的描写,勾勒出春天的清新与生机。同时,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此外,诗中也融入了生活气息,如卖糖人的吆喝声等,让整首诗更加贴近生活,易于引起共鸣。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